王洼村位于安字營東南部,全村轄20個村民小組,3500人,耕地面積4844畝,村兩委班子7人,黨員48人。2010年以來,王洼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以文明新村創建為契機,狠抓基層組織建設,班子凝聚力、向心力、親和力、戰斗力不斷提高,黨員幫扶帶富能力不斷加強。狠抓第三產業,培育支柱產業。一是利用優越的區位優勢,S244沿線入駐商戶100余家,經營日雜百貨,為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二是大力發展畜禽養殖,增加農民收入。目前王洼村有2000只以上雞場5家;50頭以上養豬場3戶;10頭以上奶牛場2家;金魚養殖5家,80余畝。三是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該村與貴州茅臺酒廠簽訂協議,種植1500畝紅高粱,比其它農作物每畝增收800元左右;四是大力發展毛衫加工,鼓勵返鄉農民工再創業。目前該村有大型毛衫加工廠3家,工人300余人。五是狠抓社會事業發展。投資40萬元,高質量修建了村內2公里的水泥路。投資2余萬元,在水泥路兩側栽植廣玉蘭200棵,美化環境;投資120萬元,新打機電井25眼,為糧食增產豐收提供了保障;六是狠抓精神文明建設。投資20萬元建成一個標準的文化大院,老年活動中心。投資15萬元建成一個標準的文化廣場。投資5萬元高標準建設了新農村書屋,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在抓好硬件建設的同時,王洼村注重抓好文明新村軟件建設,一是加強領導,專門成立了文明新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支部書記親自抓,副支書具體抓。二是把文明新村建設列入本村的重要議事日程和年終目標管理,每逢黨員活動日或群眾代表大會,都要議一議。三是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深入群眾中宣傳文明新村建設的目的和意義,宣傳文明新村的創建內容、規劃,從而取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極大地調動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四是深入開展“三學三爭”活動,2012年王洼村共舉辦科技、理論、法律培訓班12期,邀請區、鎮各類專家20名,對全村的科技戶進行了培訓,共培訓1000多人次,年底共評出新型農民208人,文明家庭戶232戶。目前,王洼村已形成了全民共創文明新村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