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村位于臺前縣吳壩鎮,距臺前縣城29公里,在吳壩鎮4公里處,耕地面積1580畝。南鄰東周莊村,北臨徐固堆村,西鄰北姜莊村,東臨黃河。
石橋村自史姓始遷至今,先后有史姓,李姓,徐姓,范性,康性,王性,張性共7姓在此定居。全村共有3個村民小組,現有323戶,1323人,黨員48名,預備黨員4名,其中低保27戶50人,有殘疾證44人,勞動力人數790,外出務工人數344人,少數民族1人,(1322為漢族,1人為土家族)婦女人口數330人,參加合作醫療人數1323人,參加養老保險人數356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24人。
石橋扶貧就業點(扶貧就業基地:石橋)
該基地位于石橋村東,文化廣場北側,黃河大堤西側,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與石橋毛絨玩具加工廠對接,投資100萬元,占地2畝,廠房面積576平米,以加工嬰兒玩具、卡通毛絨抱枕、動漫玩具、毛絨掛件等產品為主。年產量30余萬個,年產值285余萬元,產品主要銷往山東、安徽、浙江、江蘇等地,轉移剩余勞動力52人,其中吸納貧苦勞動力21人,其中石橋村貧困戶12名,帶動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400元/月,將帶動周邊周莊、徐固堆、北姜莊、大洪口等村村民脫貧致富。
石橋村黃金梨基地
石橋黃金梨:投資50余萬元,種植面積50畝,年產量10萬斤以上。年產值13余萬元,產品主要銷往山東、安徽、浙江、江蘇等地”轉移剩余勞動力6人就業。
吳壩大蒜(石橋大蒜種植)
蒜鄉美食為健康,大蒜希望每人嘗。異省他鄉逍遙客,品嘗之后皆贊揚。冷庫紛紛皆充滿,一年到頭皆可嘗。吳壩大蒜外形好,個大皮薄,色澤白亮;品質好,細辣味香,口感佳;無公害、純天然、無污染,具有抗癌、抗衰老、抗疲勞、保護心血管、殺菌、改善糖代謝及抗過敏功效,2017年全村大蒜種植面積達300余畝,畝均收益在3000余元,成為效益最客觀的經濟作物。
石橋丙鋒大豆種植農民合作社
石橋丙鋒大豆種植農民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史丙鋒。成立于2019年1月,投產建設,占地2000平方.總投資200萬。建設有廠房,辦公室、倉儲室等,現有加工生產線2條,以種植和加工銷售為一體,產品主要銷往國內各大中城市。年銷量3000噸,約年盈利80余萬元。帶動剩余勞動力7人就業,人均增收3000余元。
石橋路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石橋路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村西,建于2018年8月,投產建設,占地210畝,總投資600萬,黑皮雞樅菌大棚10個,葡萄大棚50個,以生產和加工為主。年銷售量 88 噸,年產值320萬元,帶動13名剩余勞動力就業,人均增收1500余元。
石橋小龍蝦特色養殖
石橋小龍蝦特色養殖,始建于2018年8月,占地200畝,投資400萬,以生產小龍蝦為主,產品主要銷往國內各大中城市,年銷售 18噸,年產值 72萬元,帶動12名剩余勞動力就業,人均增收1500余元。
豫龍堂阿膠糕有限公司
該公司位于石橋村東,始建于2016年6月,于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總投資500萬元,占地面積2700余平方米,建設有廠房、辦公室、倉儲室等,現有生產設備8臺,以生產阿膠糕為主要產品,產品主要銷往國內各大中城市,年銷售量40噸,年產值120萬元,帶動23名剩余勞動力就業,人均增收1000余元。
丙奎制衣廠
丙奎制衣廠位于石橋村村中部,創始于2017年11月,為個體經商企業,負責人史丙奎,總投資50萬元,建筑面積100平方米,以加工各類服裝為主要產品,采取訂單加工的方式與企業合作,年加工服裝50余萬件,年銷售額60萬元,帶動30名剩余勞動力就業,其中6名貧困戶,可增加收入1000余元。
公共基礎設施方面,近幾年得以全面建沒,設有中老年活動室、公共閱覽室,安置了多種健身器材。
衛生方面,在實行新農村合作醫療政策之后,村民在看病就醫方面得到切實的實惠,村衛生室的醫療環境也有很大的改善,一般小病不出村就可以得以治療。村里還組織了專門的街道清掃小組,村內的公共環境衛生也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杰出人物:
徐法榮,1938年參加八路軍,1962年因病離休。
土特產:
大蒜、葡萄、黃金梨、小麥、玉米。
家風家訓:
仁義禮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