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為豫州地。
殷商時應龍氏部落封國于此。
西周為武王宗室應侯封地,春秋戰國時期分屬鄭、楚、晉、魏、韓。
秦統一后,今境分屬潁川郡、三川郡、南陽郡。
漢改三川郡為河南郡,北部仍屬潁川郡。
晉析潁川郡置襄城郡,分屬河南郡、襄城郡、南陽郡。
南北朝時先后分屬魯陽郡、襄城郡、南安郡、汝北郡、汝南郡、順陽郡、漢廣郡。
隋代分屬襄城郡、潁川郡。
唐代先后分屬汝州郡、許州郡、襄城郡。
宋元明清時期分屬汝州、許州、裕州。
1912年,屬河洛道、汝陽道,后分屬豫南道、豫東道、豫西道。
1949年后逐步發展為以煤炭為主的新興工業城。
1954年成立平頂山煤礦籌備處。
1955年建立礦區。
1956年由寶豐縣析出井營鄉、西高皇鄉、姚孟鄉,葉縣析出大營鄉、東高皇鄉并入平頂山礦區。
1957年設平頂山市。
1958年寶豐縣留村鄉、葉縣北渡鄉劃入,屬許昌專區。
1960年寶豐縣撤銷,劃入平頂山市。
1961年析出復置寶豐縣,屬許昌專區。
1964年3月平頂山市復為平頂山礦區,6月改為平頂山特區。
1968年復為平頂山市。
1971年韓梁礦區與寶豐縣薛莊鄉劃入。
1977年舞鋼工區劃入。
1979年舞鋼區劃出,屬許昌地區。
1982年復屬平頂山市。
1983年原許昌地區的魯山、寶豐、葉縣3縣劃入平頂山市。
1986年原許昌地區的襄城、郟縣2縣,洛陽地區的臨汝縣劃入。
1997年襄城縣劃出,屬許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