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和鄉位于孟州市西北部,東與谷旦鎮相連,南與東小分鎮、槐樹鄉毗鄰,西和濟源軹城、梨林鎮接壤,北隔蟒河與沁陽柏香鎮相望,總面積 52.4平方公里。轄東趙和、西趙和、蘇莊、行莊、馮莊、范莊、冶墻、田旺、白墻、還封、坡掌、北治墻、青龍溝、西冶、南臨泉、中臨泉、北臨泉、西莊、璩溝、上坡、下坡、秦溝、石溝、大馬溝、小馬溝、柴河等26個行政村,165個村民小組,36個自然村和2個片村,全鄉耕地面積3552.公頃,人均耕地2.1畝,名勝古跡有冶墻村的仰韶文化 遺址、蘇莊北北嶺的韓愈祖塋、田旺東的田王冢等。
地處太行山南丘嶺向黃河沖積平原過渡區,經濟以農業為主。近年來,把水利建設作為工作的重點,大搞節水灌溉,建成了冶墻高標準節水灌溉小區,節水面積達到5000余畝,完成了集節水灌溉、高效農業、觀賞農業、特種種植為一體的萬畝農業開發區建設,還修復了4個大水池和1處蓄水提灌工程,硬化渠道1.5萬米,新安地埋管3萬米,新修、修復提灌站14座,新打機井53眼,同時還進行流域治理,改善了環境,增強了農業發展的后勁。
以冶墻金利達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采取“公司+農戶”的方式,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形成養豬、養兔、和特種動物養殖等四大養殖基地,全鄉豬年存欄達到2.5萬頭,雞年存欄達到41萬只,兔年存欄達2.1萬只。為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實施精品蘋果戰略,建成了東西5公里蘋果示范帶,3個明星蘋果示范區和50個名優蘋果示范園。美國提子、澳州李子、中華圣桃、雪梨、日本甜柿等名優小雜果種植面積超過1000畝。冶墻高效農業園區新建日光溫棚32座,直接經濟效益100萬元。
2000年工農業總產值20502萬元,其中農業產值9650萬元,財政收入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00元,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農業科技示范鄉”和“文化建設先進鄉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