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寺鎮位于北緯112.44東經34.7衛星經度138方位139.97俯仰41.35極化31.93洛陽市東出口,有洛陽東大門之稱,因馳名中外的佛教釋源祖庭白馬寺坐落其境而得名。全鎮轄棗園村、白馬寺村等18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人口3萬余人,總面積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萬余畝。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鄉鎮”,2003年被評為省級衛生先進單位,2004年獲得省市中外明鎮稱號。
白馬寺鎮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境域內道路“三縱三橫”。310國道、開洛高速公路、隴海鐵路橫穿東西;洛界高速公路、洛常路、焦枝鐵路縱貫南北。省、市重點工程濟洛高速正在加緊進行。境內有洛陽北站貨場,可提供各種貨運業務。西行15公里即到洛陽機場。市內公共汽車、長途汽車穿境而過,交通優勢獨具。電力、水、通訊設施一應俱全,基礎設施齊備。
白馬寺鎮土地平整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專業生產條件好,主要盛產小麥、玉米、瓜果、花生、蔬菜等農作物,該鎮已被認定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丘陵地區農業開發示范園區經國家立項。
白馬寺鎮黨委、政府致力為非公有制經濟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目前全鎮已擁有各類非公有制企業100余家,具備化工、建材、機械加工、獸藥、食品、塑料制品、鞋業、機電產品、特種耐火材料、紙業、高檔家具、特種玻璃等十余大系列300多個品種的工業生產能力。培育了洛正制藥廠、巨爾乳業、興烽軸承廠、宇通機械、新樂機械、惠中獸藥、森傲家具等一批骨干企業。高耐磨炭黑、特種耐火材料、剎車盤、蘆罐頭等產品遠銷東南亞。軸承、正骨藥、獸用藥、無塔供水器、飼料機、鞋業產品均銷往全國各地。
白馬寺鎮旅游資源豐富。白馬寺鎮殿軒軒昂,鐘聲悠揚,香火鼎旺;金代的齊云塔、漢魏故城遺址,規模宏大。新石器時代的呂家廟遺址、殷代殷王陵,無不閃爍著中國民族古老文化的風采;新建的神州牡丹園內展示牡丹文化、牡丹精髓、牡丹藝術、白馬寺鎮以其獨有的魅力倍受中外游客青睞,賓朋潮涌,香客絡繹。
近年來,白馬寺鎮黨委、政策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依托全鎮“兩區三帶”的經濟發展思路,譜寫全鎮發展的新篇章。東組團區域,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中房東明小區、鎮政府家屬樓、教師樓、十五局工程公司、汽配集團拔地而起,東方明珠物流中心、華海汽車構建大流通格局,十五局化工廠、洛玻晶華紙業公司等一批高技術彰顯了園區的勃勃生機。在洛白路旅游帶,花卉、市效農業郁郁蔥蔥,孫村蔬菜市場購銷兩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