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魏晉時期,有陳姓、李姓、王姓等家族于此結廬建村,稱澤峪。相傳,曾有“小將”(俠名)據關鎮守,護衛一方平安,故又有“小將嶺”之稱。約乾隆十二年(1747年),聶姓第七世傳人由北杜村遷入澤峪,鑿窯墾荒,安居樂業。后陰雨連綿,村中河水陡漲,窯洞坍塌,交通阻斷。聶家遂與后來的王姓、李姓、任姓等戶東遷,移居溪河之北。從此,澤峪便由澤南、澤北兩個自然村組成。1961年,為方便區域管理,軹城公社以河為界,將村子細化為“澤南”和“澤北”大隊。
澤北位于濟源市區南部約10公里的丘嶺地區。東鄰小王莊村,西依軹城鎮橋凹村,南與軹城鎮澤南村隔河相望,北和南杜村相連。3個居民組,共86戶,326人。村域面積1.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0畝,林坡地約300畝。
1969年,“引沁濟蟒”工程“加六支”啟動。澤北人進駐橋凹渠首,墊大壩,開山石,硬化渠道,劈巖鑿洞。1970年,“加六支”全線貫通。澤北村聘請專家技術指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3000米左右毛渠,配套機井7眼,灌溉了干涸千年的田地。1972年,澤北村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以小麥、玉米為主,紅薯和部分雜糧為輔,產量逐年提高。
20世紀80年代,澤北人棄土窯,建新宅,住上了二層樓房。村成立林果專業隊,廣植蘋果、桃、李子,果園至今收獲豐碩。2003年,金馬焦化有限公司臨村成立,村民年老者務農,年輕人入廠打工,經濟發展道路拓寬。2010年,自籌資金,硬化村中大街小巷,并鋪設柏油,告別了“下雨兩腳泥,晴天滿身灰”的舊時代。2011年,自籌資金,建衛生所、籃球場和村民娛樂場所,增添醫療設備,安置健身器材。2012年,建起棋牌室、圖書室,供村民游樂學習。2015年,硬化村中排水溝,通自來水,建垃圾中轉站,綠化道路,開通黨員網絡遠程教育。
區劃:河南省·濟源產城融合區(濟源市)·軹城鎮·澤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