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村基本概況
一、基本情況
王家崗鄉馬關村位于淮濱縣城東北11公里,王家崗鄉政府北部4公里處;緊靠洪河與安徽省阜南縣一河之隔。全村土地面積7704畝,其中耕地5982畝;共有15個村民小組,常住農戶836戶3864人;全村低保152戶160人,殘疾人74人,五保20戶27人。村有黨員40人,村兩委成員6人,監委會成員3人。村建小學一座,教師9人,校舍26間,在校學生大約44人;醫療衛生室一處,醫務人員4人。
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36戶,1210人,缺技術115戶630人,比率48.7%,因病62戶274人,比率占26.2%,因殘25戶123人比率11%,因學34戶183人,比率13.1%。其中2014年脫貧84戶451人,2017年脫貧57戶325人。現仍有95戶434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為12.29%,分別是:一般貧困戶42戶230人,五保戶20戶27人,低保戶33戶177人。致貧原因分別是因病51戶206人,占47%,因學20戶121人,占28%,因殘18戶82人占19%,缺技術6戶25人占6%。
馬關村2018年擬脫貧戶87戶395人,致貧原因分別是缺技術6戶25人比率6.3%;因殘12戶55人比率14%;因學20戶121人比率30.6%;因病49戶194人比率49.1%。87戶預脫貧戶除19戶是五保貧困戶外,68戶369人實現勞動就業105人,68戶中有33戶種植特色產業貓爪草76畝。馬關村將主要圍繞產業項目帶動增收、行業政策保障增收、轉移就業務工增收等方面實現貧困戶如期脫貧致富。
二、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一)落實轉移就業工作
轉移就業扶貧是扶貧的重要手段,也是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之一。今年來,我縣出臺《關于對貧困戶依靠自主創業就業增強內生動力實現脫貧的獎勵意見》文件,充分調動鼓勵貧困戶自我發展的積極性,增強內生動力,通過鼓勵務工就業,達到一人務工全家脫貧。目前,馬關村236戶貧困戶實現外出轉移就業務工356人,下一步將結合縣里提供的公益性崗位實現所有人員有務工,達到穩定脫貧。
(二)產業政策落實
積極核對核實貧困戶產業項目種植面積,認真落實多彩田園獎補政策,調動提升貧困戶和廣大群眾的自身發展動力,通過產業項目的發展,實現群眾穩定脫貧。2018年實現全村貧困戶種植中藥材貓爪草產業138戶種植面積達330畝;稻蝦.漁養殖達到3戶30畝;弱筋小麥和優質水稻種植全覆蓋;九天飾品加工廠和祥林彩瓦廠帶動貧困戶務工32人。九天飾品加工廠帶貧19戶,祥林彩瓦廠帶貧13戶。
(二)行業政策落實
馬關村認真落實行業扶貧政策,確保村內所有貧困戶住房保障、醫療保障、社會保障、教育保障、保障救助等行業政策應享盡享。一是住房保障工作。認真落實“兩不愁、三保障”,確保實現所有貧困戶住房的安全保障。2018年馬關村危房改造18戶,16戶目前正在施工建設,2戶正在備料計劃開工。二是到戶增收項目工作。積極與縣龍頭企業金豫南面粉加工有限公司簽訂入股協議,貧困戶每人年分紅120元,全村到戶增收項目帶動貧困戶152戶759人。三是醫療保障政策。馬關村所有貧困戶均享受淮濱縣“五道保障線”健康扶貧政策,并為所有貧困戶提供免費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約醫生為貧困戶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四是基礎設施建設。2017年馬關村完成了1+7基礎設施的全覆蓋。五是村集體經濟發展。目前,馬關村有效依托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50萬元,通過縣百亞工藝品有限公司帶動,以入股分紅的方式實現集體經濟收入年均5萬元。
人居環境治理工作:一是持續改善通組道路項目設施。2018年馬關村力爭實現通村民組道路全覆蓋。目前,項目已通過審批,施工主體單位縣交通局近期將進場施工。
二是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積極申報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促進馬關村整體硬件和基礎設施的提升。1、開展村莊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我縣統一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實現了垃圾回收處理全覆蓋。目前馬關村有村級保潔員7人,投放垃圾回收桶160個,每星期定期清理垃圾;2、實施村莊綠化。2018年計劃對村主要道路兩側實現標準化路肩培土,種植高標準1500棵落羽杉進行綠化;3、落實亮化工程。村內再安裝太陽能路燈54盞;4、提升群眾文明水平。在幫扶單位縣局的幫扶下,完成“愛心超市”建設,通過鄉規民約和開展“智志”雙扶活動,提升群眾的愛護村莊環境衛生,爭做文明村民的良好風氣5、新建水沖式公用廁所一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8年馬關村責任組針對未脫貧的95戶434人,進行仔細摸排,圍繞“兩不愁、四保障”逐戶對照,通過摸排,計劃2018年擬脫貧87戶395人。一是抓政策兌現。做好行業政策落實和產業項目帶動力度,根據貧困戶致貧原因,因戶施策因人施策達到脫貧。二是抓宣傳氛圍營造。圍繞“脫貧脫困脫俗氣、扶志扶智扶精神”的思路,扎實開展“志智雙扶”工作,消除個別貧困戶等靠要思想。三是抓產業項目帶動。持續穩定貓爪草種植,加強“公司+基地+農戶”緊密鏈接,提高抵御市場風險能力。積極加快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確保特困人員的穩定增收途徑。四是積極參與村兩委換屆工作,確保村換屆選舉成功。同時,加大扶貧車間的帶貧能力,實現戶戶有產業帶動、戶戶實現穩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