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泉區設立于1982年,原名北站區,2004年區劃調整更名為鳳泉區,位于市區北部10公里,東北與衛輝市搭界,南同牧野區接壤,西連新鄉縣,西北與輝縣市毗鄰。人口15萬,區域總面積115平方公里,轄大塊鎮、耿黃鎮、潞王墳鄉3個鄉鎮和寶東、寶西2個街道辦事處,共38個行政村、12個社區。
交通區位優越。鳳泉區是公路、鐵路交匯的交通樞紐,菏寶高速、新晉高速、京廣鐵路穿境而過,東臨107國道和京港澳高速,交通四通八達,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鳳泉區距新鄭國際機場60分鐘,距新鄉高鐵站20分鐘。菏寶高速設有新鄉東、新鄉西上下站,均位于鳳泉區。二級編組站新鄉火車北站坐落于此,承擔大量列車解編作業及貨物運輸任務,是新鄉市建成“一樞紐”中的重要節點。
歷史傳承悠久。三千多年輝煌歷史,賦予了鳳泉深厚文化底蘊。鳳泉區連接南太行旅游帶與衛輝人文旅游帶,境內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武王伐紂”遺址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0余處;鳳凰山是“國家礦山公園”“省級森林公園”;愚公泉被稱為“世界人工建筑史上的奇跡”;4A級景區“中原定陵”潞王陵,是全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陵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五陵春曉”曾是新鄉老八景之首。
產業基礎完備。鳳泉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在新能源方面,新能源電池專業園區發展態勢良好,平煤鋰電、易成陽光、盛達新能源等項目強力推進,形成了電池配件、電芯及電池模組、電池回收等較為完整的新能源電池產業鏈;裝備制造方面,西瑪鼓風、華正散熱器、天和盾構、誠德科技等企業快速發展,在各自的市場細分領域均位居前列,形成了一批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群體,裝備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新興產業方面,煜和石墨烯、知微生物等一批代表企業迅速崛起,新鄉數字經濟產業園等一批戰略新興產業落地落位,轉型發展態勢良好,足夠打造創新能力強、附加值高、關聯度緊的優勢產業集群。
生態稟賦優勢。鳳泉區“山、水、林、田、湖”等要素一應俱全,其中鳳凰山和鳳泉湖構成區域內重要綠核,全區森林覆蓋率達31.6%,是新鄉市區北部的綠色生態屏障;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穿境而過7.7公里,年過境輸水量61.5億立方米,是新鄉市中心城區和東四縣南水北調供水“總閘門”;鳳泉湖湖體面積7.14平方公里、濕地面積1.13平方公里,引黃調蓄工程常年蓄水量978萬立方米,與中心城區錯位發展,宜居宜業。
科創實力雄厚。鳳泉區以“國家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鳳泉園區”、“新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鳳泉園區”建設為契機,形成了以新能源電池專業園區、陳堡片區、衛北園區為核心的新鄉市先進制造業基地。空間廣闊的工業用地,量身定制的標準化廠房,九通一平的基礎設施,安心舒適的人才公寓,智慧高端的科創中心,供企業拎包入住;一枚印章管到底、“一招四引”引薦人獎勵等一系列服務政策,使企業留得住、見效快、發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