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蘭西縣西部,距縣城7.5公里,幅員面積1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4萬畝,共有五個行政村,39個自然屯,總人口為17,744人,全鄉屬平原地帶,年平均積溫2700℃,無霜期130天,降水量470毫米,主栽作物有玉米、小麥、大豆、雜糧、亞麻及蔬菜等。農業總產值3,450萬元,鄉級財政收入1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0元,現有小型工業企業10家,個體工商戶80戶,年實現工商稅收62萬元。
近年來,紅星鄉以發展經濟為中心,以扶貧解困為目標,通過面向市場調整農業結構,招商引資上工業項目,扶貧開發擴充經濟總量,使全鄉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鄉鎮企業由弱到強。以加強財源建設為重點,依托亞麻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亞麻加工業,現有的9家“麻”字號企業,并向產加銷一條龍方向發展,逐步形成了規模群體效益。
目前,每家企業年新增工商稅收均在1.5萬元以上。 紅星鄉資源優勢比較雄厚。有廣闊的草原,便利的交通,優越的地理位置,充足的秸稈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是創辦企業、畜牧養殖、勞務輸出的好去處。2001年勞動力輸出達到3000人。 紅星鄉大力發展路邊經濟。蔬菜生產走綠色、特色之路,沿安蘭公路有近1萬畝香瓜、蔬菜,每年向市場提供商品菜1.5萬公斤;農產品品質不斷優化,設施農業發展潛力和空間極大。
畜牧生產以肉牛、肉羊、生豬為重點。著眼于產業化建設,走效益農業之路,建立了肉牛飼養聯合體,引進優良品種650頭,實現過腹增值,增加效益。新引進肉羊1600只,發展養豬專業屯兩個,發展肉鵝專業村2個。目前,全鄉肉牛、生豬、肉羊、鵝禽存欄分別為1300頭、4300頭、5800只和3.5萬只。 紅星鄉小城鎮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同步運行,同步發展。
幾年來,用于村鎮建設的資金達1,456萬元,修建砂石路80公里,建磚瓦結構民房15萬平方米,鄉村人均居住面積16平方米,電話普及率達到6%,有線電視普及率達到30%。 紅星鄉社會福利事業進步較快。近年來,對教育投資達650萬元,全鄉二所中學、五所小學基本達到標準化,適齡兒童入學率和鞏固率達100%,村衛生所、鄉衛生院逐步向標準化方向發展,鄉敬老院達到縣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