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中鎮隸屬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區管轄。位于呼中區境偏北部,為呼中區0駐地。“呼中”,因位于呼瑪河中游而得名。原屬呼瑪縣管轄的林區,1964年8月,劃歸大興安嶺特區管轄,始設呼中林業公司,林業人口迅速聚集,形成自然鎮,1972年始稱呼中鎮。1987年4月,正式設置呼中鎮。
呼中鎮
呼中鎮是大興安嶺林區主要林業城鎮之一,林碧線鐵路經此設站。全鎮總面積8.4平方公里,鎮內建成3條主要街道。鎮辦工業有木器廠、五金廠、制氈廠等。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2.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7萬人。鎮0駐地向陽路。
呼中林業局位于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脈的北坡,呼瑪河中上游,局址設在山環水繞、風景秀麗的呼中鎮內。內外交通十分便利,鐵路直驅腹地,林區公路四通八達。近二千公里的公路與鐵路一起構成了完整的交通網絡。移動電話、程控電話、國際互聯網可直接與世界各地取得聯系。
呼中林業局是林業部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所轄的政企合一的國有大型森工企業,人口五萬。1965年開發,1970年正式投產,三十年來,累計為國家提供商品材1652萬立方米,上繳利稅4億多元,曾有40余項工作受到國家、省和林業部的表彰1990年,被評為國家二級企業,目前,全局已形成六個綜合林場、一個經營所等24個基層生產單位。現有固定資產原值4.5億元。
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后,呼中林業局抓住這個機遇,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和轉換企業機制,大刀闊斧地實施了林場機構改革,并對全局小企業進行了全面的產權改革,促進了企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自然資源
在呼中的廣闊林海中,蘊藏著豐富的森林物產資源。森林覆蓋率為89.3%,活立木蓄積3970萬立方米,樹種以興安落葉松為主,約占80.6%,還有樟子松、云杉、白樺、楊柳樹等。林中有馬鹿、紫貂、水獺、猞猁、棕熊、獐子等50多種野生動物生長于此,飛龍鳥等近百種飛禽棲息林間。有都柿、紅豆等野生漿果、野生猴頭蘑、山野菜和興安靈芝、黃芪等珍貴藥材600多種植物等遍布嶺上底下已探明有麥飯石、大理石、瑩石、粘土、陶粒頁巖、泥炭土、銅、鉬、鉛、鋅、鐵等多種礦藏,其中針鐵礦三氧化二碳(鐵紅)含量高達90%以上。可謂是資源豐富,遍地為寶。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198340公頃,保護區內山巒競秀,古木參天,珍禽奇獸,棲息繁衍,展現著原始林莽的雄渾氣象,有重要的科學考察價值。
-渡假建設項目
信 呼中鎮
息類型旅游招商
產業類型0招商-旅游開發
產業規模2000萬到1億
所屬區域中國黑龍江大興安嶺市
項目概況
1、建設地點:大興安嶺地區呼中區
2、建設單位:呼中區人民0
3、建設性質:新建
4、前期工作情況:呼中區隸屬大興安嶺地區。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大興安嶺主脈伊勒呼里山北坡緊鄰分水嶺區域,呼中區是國家林業局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所轄的政企合一的大型森工企業。呼中區1965年開發,稱呼中區(林業公司)。1970年正式投產。1973年稱呼中區(林業局)。區址所在地呼中鎮,區0駐中新大街。轄呼中、呼源、碧水、宏偉4鎮(林場),呼中、蒼山、雄關3個林場和呼中森林經營所。總人口44546人。民族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彝族、朝鮮族、滿族、達斡爾族、錫伯族、鄂倫春族等。境內地勢西南部多高山峻嶺,東北部多丘陵河谷,形成由西南向東北海拔逐漸降低的地貌特征。主要景點有:1、秀中園;2、老知青紀念館;3、林產工業展廳。
5、承辦單位:呼中區旅游局
6、產品簡介:呼中鎮休閑度假區是中國通向北部鐵路的一個終點,“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同樣的深幽,是來到呼中這座山城撲面而來的感受,這種深幽靜溢,讓你全身浸潤在安寧和祥和有氛圍中,不覺間身心變得極大的放松。“蘭不因居于深谷而無芳”,城市因為落座在幽遠的山林深處,就更有一番別致的情調。四周連綿起伏,重重疊疊和山巒,把這座山城與山外的城市遠遠的隔開,肆無忌憚地昭示著自已的與眾不同,鱗次櫛比的樓房是城市的標志,但這里的樓房高不過五六層,多不過幾十座,相隔遠遠的,靜靜地臥在那里。平整的柏油路因三三兩兩目田自在駛過的車輛而顯得格外的寬敞,間或兩三的行人,從容地點綴著山城動人的寧靜和安逸。
7、項目簡介:呼中鎮旅游度假區內綠化條件較好,諸多林地稍加處理即可利用,土壤種植條件能夠滿足項目建設要求。現狀道路系統基本為格網式布局,路面質量較好。對外交通主要有公路交通和鐵路交通兩種,即呼林公路和林碧線鐵路。
8、產品市場預測:呼中旅游資源的特色及呼中旅游業在整個大興安嶺地區旅游業中的布局,決定了應該重點吸引觀光旅游市場的旅游者,這符合目前我國國民的旅游動機構成特點,此外,觀光旅游容易形成規模,有利于在短期內提高旅游接待人數和接待收入;呼中的壟斷性旅游資源及較高的知名度,容易吸引觀光旅游者;最后,觀光旅游市場是呼中規劃期內發展旅游業的主要市場類型。
9、效益分析:按年接待游客5萬人次,人均消費1000元。利潤率35%計,年可實現利潤1750萬元,投資回收期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