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河鄉位于樺川縣最東部,東臨富錦,西鄰梨豐鄉,南鄰二九一,北部與普陽農場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優越,樺富路穿鄉而過,交通便利。全鄉現有7個行政村13個自然屯,人口11.018人。全鄉面積143.1平方公里,約占全縣十七分之一,地形為低平原區,是松花江一級階地,海拔65—70米,地勢低而平,土壤為草甸土和白漿土,土質粘重,冷漿,通透性差,低洼易澇,近年來經過治理,澇情得以緩解。
2012年,全鄉1.1018人,其中農業人口1.0338人,非農業人口68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千分之八,民族主要為漢,少數民族有蒙古族、朝鮮族、滿族,共281人。
東河鄉1945年解放前屬于富錦縣管轄,1947年屬于樺川縣新城區,1956年為東林鄉,1958年屬新城人民公社,1959年屬梨樹人民公社,1972年建立東方紅人民公社,鄉所在地位于現在東方紅村,1980年建立東河人民公社,1983年東河人民公社遷址九陽村,1984年為東河鄉人民政府。
鄉機關所在地設于九陽村,距縣城50公里,全鄉耕地面積18.0135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占98.4%,經濟作物占1.6%,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大牲畜總數3560頭,生豬存欄數25000頭,該鄉根據沿江草場豐富、農副秸稈較多的有力條件,大力發展牛羊業,2012年春季存欄山綿羊3.1025頭,成為全縣養羊最多的鄉。
近幾年來,全鄉按照縣委的要求,大力發展招商工作,現在有企業9家,主要企業有東泰米業、天成冷凍廠、大型農機合作社、隆騰免燒磚廠等,2011年,總產值5000萬元,吸收利用農村剩余勞動力350人,農民人均增收285元。
鄉黨委、政府結合我鄉實際,提出發展“五種經濟”,抓好“五頂工作”的工作目標。
一是發展水稻經濟。借助土地整理工程和新河宮灌區改擴建工程,大力發展水稻種植,力爭用五年時間再發展水田5.5萬畝,使全鄉水田面積達到12萬畝,占耕地面積的80%。
二是發展路邊經濟。大力發展以香瓜、西瓜、大蔥為重點的路邊經濟,引導農民發展自己的特色種植。
三是發展私營經濟。
四是發展打工經濟。認真做好引導、培訓和組織工作,加大勞動力轉移力度,讓農民在打工中增強市場意識提高增收能力,真正讓農民走出去掙錢,在市場中獲利。
五是發展畜牧經濟。充分發揮我鄉農村傳統的養殖優勢,重點發展以牛、羊和生豬為主的養殖業,實行分散飼養與特色喂養相結合,培植養殖大戶與規模養殖相結合,努力打造養殖大鄉。
突出抓好“五項工作”,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是以提高效益為目標,抓好標準化農田建設。
二是以發展地方經濟為目標,
三是以化解矛盾為目標,抓好社會穩定工作。
四是以改善鄉村面貌為目標,抓好新農村建設。
五是抓好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