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鄉位于宣化區主城區內,鄉人民政府駐城內解放路13號。我鄉北與大倉蓋鎮毗連、東與侯家廟鄉相接、西與河子西鄉接壤、南以洋河為界。全鄉共轄16個行政村,其中12個城中村、4個城郊村,總面積36.78平方公里,耕地7545畝。全鄉共有6344戶,14978人。70%的村民居住在城區內,村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條件基本接近于城市居民。2017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7537元。
近年來,春光鄉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利用區位優勢,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我們首先大力推進農村新民居建設。到目前為止目前已經有溫室、廟底、觀后等12個村的村民住上了樓房,小區內超市、物業、衛生室、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等配套設施非常齊全,農民的居住環境達到甚至超過了城市居民。其次是建立農村養老制度。全鄉16個村中已有12個村建立農村養老補助金制度,2017年為3400多人發放村級養老補助金2000萬元,福利200多萬元。就醫方面:每個村都建有衛生室,鄉級建有衛生院,各村都辦理了合作醫療保險,現在農民看病非常方便。第三是注重發展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積極鼓勵村民自發組織演出隊,王河灣挎鼓更是成為我區唯一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第四是依托夕陽紅老年公寓,完善養老托老服務。夕陽紅老年公寓為目前全市最早也是最大的村級民辦養老、托老機構,共可容納400位老人的居住,現已有180多人入;第五是重視適齡留守兒童的入托問題。全鄉有村屬民辦幼兒園8所,解決了800多名兒童的入托問題;第六是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的龍頭帶動作用。2011年,盆窯正昊2萬平方米新廠區投入使用,有效的完善了生產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保障了產品質量;2012年西城村商業樓正式投入使用,既增加了村級集體資產又增加了村集體收入,還解決了不少當地人們的就業問題;南關村通過以農轉商的轉型,創辦三個龍頭產業,宣東水果市場、博德物流和夕陽紅老年公寓,解決了全村200多個人的就業;按院村招商引資合作建造新民居和大酒店,擁有集體固定資產2億元,集體純收入達到了400萬元;2013年萬字會萬豐與德國維特根公司正式簽約,盤活了村集體資產,簽約后該公司年產值約1500萬左右,年上交稅收約200萬。截止目前,集體資產超億元村5個、超千萬資產村7個。
目前,春光鄉重點工作有兩項,第一、加緊籌建盆窯村的高鐵新城項目;第二、著力將觀后村打造成為集觀光旅游為一體的“葡萄文化特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