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樓鄉地處圍場縣西部,東鄰半截塔鎮,西接城子鄉,南至大頭山鄉,北與燕格柏鄉毗鄰。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45公里,1996年原碾子溝鄉撤并到牌樓鄉。社會總面積1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9264畝,有林地面積153000畝,森林覆蓋率47%,平均海拔1073米,年均降水量為310毫米,無霜期115天左右。全鄉共有機井140眼,水澆地面積11000畝。全鄉共轄9個村(國道111線和省道圍多線貫穿4個村),83個居民組,104個自然村莊,居住較為分散,總戶數3368戶,總人口10973人。201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00元。
該鄉屬西部鄉鎮最具發展潛力的重點鄉鎮之一,是蟻螞吐河的重要發源地和圍場旅游中線的重要節點鄉鎮。鄉域生態良好,資源豐富,蘑菇、榛子等山野珍品和野豬、狍子等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氣息厚重,境內擁有牌樓、碾子溝、紅云寺、紅石砬等處古遺跡(址),優美歷史傳說廣為傳頌。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加強,薯、菜兩大主導產業基本形成,特色養殖業初具成效,項目建設進展加快。在薯產業方面,年種植馬鈴薯10000畝以上,通過土地流轉建集中連片在200畝以上的高效示范園區6個,畝均產量在6000斤以上,有千噸以上馬鈴薯冬儲窖13個;在特色養殖方面,生態豬、蘆花雞等特色養殖品種;在項目建設方面,承德華港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投資的杏鮑菇標準化生產基地項目、紅海棠采摘園等項目,2017年又引進了承德昌茂源馬鈴薯種植有限公司脫毒薯繁育中心項目和眾民薯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冷棚建設項目,目前進展順利。
2018年鄉黨委政府借助全省旅發大會在圍場召開的有利契機,通過“政銀企戶保”、光伏發電、入股分紅、發展特色產業、雨露計劃、生態護林員、社會幫扶等方式,進一步落實脫貧攻堅各項舉措,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有針對性的對貧困戶分類施策,確保2020年全鄉實現穩定脫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