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哨村[hánjiāshàocūn]地處北緯39°48′32.00″ ,東經118°21′40.00″,位于榛子鎮東部,東至渠里村,南至宋家峪村,西至南辛莊子村,北至麻灣坨村。總面積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00畝,總戶數540戶,總人口1765人。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首先由韓姓在此占產立莊,且設有哨卡,故村名韓家哨。1958年屬榛子鎮公社麻灣坨管理區,稱韓家哨大隊。1961年屬麻灣坨公社。
1984年改社建鄉,屬麻灣坨鄉,稱韓家哨村民委員會。1996年合鄉并鎮后屬榛子鎮至今。
韓家哨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民國期間,韓家哨的戲法聞名于世,魔術大師韓敬文,身懷絕技,有徒弟韓慶豐、王俊武等組成享譽當時的雜耍戲團。在抗戰時期,抗日英雄節振國的師傅就是韓慶豐。節振國無論是在武功上還是在技巧上都得到了韓慶豐的真傳。1938年6月28日,抗日英雄節振國等18人在韓家哨人韓敬文、韓慶豐、王俊武的援助下,購買了18支槍,聚眾起義,拉起了抗日大旗,給了當地偽日軍以沉重打擊。
韓家哨村是抗日根據地之一,李運昌、李楚離、周文彬、胡志發等抗日領導人曾多次到此開展工作,村民積極配合縣大隊的工作,發動群眾、組織群眾聯合抗日,多次打擊敵人,致使敵人懷恨在心。1941年5月14日,日本鬼子對韓家哨村縣大隊十二團區小隊進行圍剿,村民與區小隊的戰士們共同抗敵,因寡不敵眾而失敗,死傷軍民72人,燒毀房屋財產不計其數,這就是聞名的5.14大慘案。(日本侵華罪行錄及灤縣縣志都有記載)
韓家哨村居于山區,東至九龍山,南至開平區,北至102國道,西至陡河沿岸,沿岸兩邊水淹地約950畝,韓家哨村既屬于移民占地村,又屬于淹地村,經濟以農業為主,有耕地2100多畝,主要種植農作物玉米、大蔥、紅薯、谷子、高粱等。現有聯合社1個,養雞場1個,蛋雞3000-5000只,小型養豬場3個,約有500-600頭豬。
韓家哨有小學1所,并設有幼兒園,有學生400多名,教職工20多名。村內有衛生室3個,主要負責村民醫療。房屋主要以平房為主,水泥、磚、石結構。村容村貌實現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