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南障城鎮位于井陘縣南部山區,共有14個行政村,3700戶,11700口人,總面積103平方公里,山場面積12.48萬畝,耕地面積1.3萬畝,其中水澆地4560畝,距石太高速公路出入口10公里,省道宜沙公路橫貫南北,是通往國家級旅游勝地蒼巖山的必經之地。全鎮共有19個黨支部,黨員560人,其中農村黨員450人,是井陘縣晉劇團的發源地,轄區文化底蘊深厚,屬省太行山革命老區宣傳文化工程重點鄉鎮之一。
項目建設:南障城礦產資源豐富,轄區硅石、白云石、石灰石藏量豐厚,又有原5460和5470廠閑置廠房。南障城鎮充分挖掘硅礦資源,積極盤活閑置廠房,建園區、搞招商、上項目,一是項目投資總額和數量創歷史新高。全鎮共有項目16個,總投資1.4億元,其中千萬元以上項目4個,百萬元以上7個。二是重點項目頂天立地。投資9000萬元的沃林高新技術開發公司年產pvc手套2.5億只。投資2700萬元,富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和富豪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建設按計劃完工投產,新上生產線9條,生產手套2億只,障城化工工業園區初具規模。
招商引資:以發展為主旋律,以穩定做保證,打造鎮域旅游、硅石、山區開發和化工工業四張名片,加快山區綜合開發步伐,加大硅石支柱產業發展進程,計劃新開硅礦開采點2個,投資150萬元加大硅石技改,做到出精品、建集團、上效益。加快旅游綜合開發能力,充分利用辟臨蒼巖山旅游勝地交通便捷之優勢,把旅游業建成農民創收新的經濟增長點;搞好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項目建設。在搞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搞好精神文明以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等工作,力爭使障城鎮各項工作爭先晉位,早日實現小康,真正成為井陘南部山區的“明星鄉鎮”。
特色產業:堅持抓典型、抓大戶、建小區的思路,投資110萬元,培育前頭莊和七獅村5000畝以上荒山綜合開發典型2個,包裝開發荒山2.2萬畝,發展柿子、花椒、核桃等干雜果2000多畝,逐步形成了市場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新格局,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旅游:按照縣委、縣0實施“旅游經濟活縣”戰略、打造“旅游大縣”名片的總體要求,提出努力打造旅游大鎮工作目標,打造品牌,提高品位。一是隱鳳山旅游景區開發投資260萬元,建亞洲最長的跨河鋼索橋1座,修建涼亭5個,向洞內開挖1500米,設計開發絕壁棧道,攀崖云梯等景觀7處,完成停車場和綜合服務樓主體工程。二是七獅村千佛石窟旅游開發投資130萬元,完成山門修繕,旅游循環山路拓寬、賓館建設裝潢、景點綠化植樹工程。目前兩個景點全部形成半日游。
文化事業:南障城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轄區七獅村有北齊始建的千佛石窟,屬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近期開發的北障城隱鳳山旅游景區。南障城村是井陘縣晉劇團的誕生地。相傳王莽劉秀經過這里,現鎮轄大王幫(莽)村、掩駕溝村因此得名。全鎮有鎮文化活動中心1個,村文化中心2個,鄉村文藝組織12個,各種文體活動、三德”、“三做”教育活動扎實推進,涌現出了一批文明企業、文明公民和文明村集體。
基礎設施建設:把加快鎮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促進鎮域經濟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以衛生、教育、通訊、道路為重點,不斷提高城鎮的服務功能。在衛生方面,全鎮共有醫院1個,衛生所15個,醫生35人,建立了覆蓋全鎮的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網絡,農村合作醫療全面推行。在教育方面,有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學6所,教師190多人,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逐年提高。近年投資85萬元完成支沙口第一所寄宿制小學教學樓主體工程,共解決300名小學生學習生活。在通訊方面,投資400萬元,新建移動信號基站3個,聯通基站1個,全鎮手機信號覆蓋率達到100%。在交通方面,投資500多萬元完成了元大(元氏至大梁江8公里公路鋪油工程)和障大(南障城村至大王幫7.5公里水泥路硬化工程),北障城至東溝6公里硬化工程。全鎮14個村全部實現村村通油路。
成績突出:2007年,南障城鎮被縣委、縣0評為實績突出單位;被石家莊人民0評為森林防火先進單位;被石家莊市委辦公廳評為黨委系統值班工作先進單位;被石家莊共青團市委評為石家莊市五四紅旗團委;并獲得綜合治理先進單位、信訪工作先進單位、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先進單位、民政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校等縣局級獎勵2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