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屬無終子國。
戰國時期屬燕國。
秦代屬右北平郡。
西漢為土垠縣、徐無縣地,屬右北平郡。
東漢右北平郡移駐土垠縣。
三國地屬魏國。
西晉右北平郡改為北平郡,徙治徐無縣,豐潤地屬北平郡土垠、徐無二縣。
北魏初屬漁陽郡土垠、徐無二縣。
東魏屬土垠縣。
北齊天保八年(557),廢土垠縣為永濟務,屬無終縣。
北周,永濟務屬漁陽郡無終縣。
隋大業初年,無終縣改為漁陽縣。
唐析無終縣置玉田縣,屬薊州漁陽郡。
五代縣地入契丹。
遼代縣地大部屬玉田縣永濟務,東南一部為灤州石城。
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以永濟務置永濟縣。
大安元年(1209),為避衛紹王完顏永濟之名諱,改名豐潤縣,屬薊州。
元初升為閏州,后降為縣。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并入玉田縣;后復置縣,屬薊州。
明洪武元年(1368),改“閏”為“潤”,仍為豐潤縣,屬順天府薊州。
清康熙十五年(1676),改屬順天府遵化州。
雍正三年(1725),改屬永平府。
乾隆八年(1743),又改屬遵化州。
1913年2月,豐潤縣屬渤海道。
1914年,渤海道改稱津海道。
1928年6月,直隸省改稱河北省,豐潤隸屬河北省。
1939年10月,為適應抗日戰爭形勢需要,中共建立豐(潤)灤(縣)遷(安)聯合縣,屬冀東區分委。
1940年3月,豐(潤)玉(田)遵(化)聯合縣建立,屬冀熱察區冀東辦事處,后屬晉察冀邊區十三專署。
1941年10月,豐(潤)玉(田)寧(河)聯合縣建立,屬晉察冀邊區十三專署。
1943年2月,豐玉遵聯合縣、豐玉寧聯合縣合并為豐玉遵寧聯合縣,屬晉察冀邊區十三專署,7月,改屬冀熱邊行署第五專署,8月,撤銷豐玉遵寧聯合縣,重設豐玉遵聯合縣、豐玉寧聯合縣,屬冀熱邊行署第五專署。
1945年1月,冀熱邊行署改為冀熱遼行署,豐玉遵、豐玉寧兩個聯合縣屬第十八專署,遷灤豐聯合縣屬十五專署。
1946年3月,撤銷抗日聯合縣,恢復原縣制,豐潤縣屬冀東行署十八專署,5月,改屬十五專署。
1948年12月,豐潤全境解放,隸屬冀東行署十五專署。
1949年8月1日,屬唐山專署。
1954年7月,撤銷豐南縣,并入豐潤縣。
1958年12月,撤銷豐潤縣,置唐山市豐潤區。
1959年8月,撤銷豐潤區,復置豐潤縣。
1960年4月2日,撤銷唐山專區,實行市管縣,轄區改屬唐山市。
1961年5月23日,恢復唐山專區,6月,析豐潤縣置豐潤、豐南兩縣,豐潤縣屬唐山專區。
1970年,唐山專區改稱唐山地區,屬唐山地區。
1980年1月,劃唐山市郊區部分區域置唐山市新區。
1983年5月,唐山地區撤銷,豐潤縣、新區屬唐山市。
2002年2月1日,撤銷豐潤縣、唐山市新區,置唐山市豐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