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抱龍村委會位于天涯區鳳凰片區北部山區,距離天涯區人民政府約19公里,X827縣道從村東部穿過。南接南島農場場部,北連扎南村,東鄰立新村,西側與育才毗鄰。抱龍村地處山區,村域北側為扎溫嶺和扎半水庫,東北部有三亞第一大河寧遠河穿過村域,村域周邊綠樹成蔭,自然生態優美。是黎族、苗族聚居型村莊。
抱龍村轄區總面積68.9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8個自然村小組,分別為:紅旗村小組、先進村小組、扎半村小組、扎套村小組、扎文村小組、扎浩村小組、紅新村一組、紅新村二組。全村共有330戶總人口1568人,全村耕地面積1425.03畝,其中水田1046.34畝,旱田378.69畝,截止2014年人均年收入3407.5元人民幣。
抱龍村村級活動場所占地總面積620平方米,其中辦公樓面積200平方米,籃球場420平方米。村委會辦公樓建筑總面積400平方米,設有便民服務中心、辦公室、會議室、黨員活動中心等。抱龍村“兩委”班子成員共有6人,平均年齡44歲,高中及以上學歷2人,4人交叉任職。抱龍村黨支部下設9個黨小組,村黨支部現有71名黨員,其中正式黨員70名,預備黨員1名;男性黨員62名,女性黨員8名;60歲以上黨員15名,35-60周歲黨員47名,35周歲以下黨員9名;大專及以上黨員7名,中專及高中黨員8名,初中及以下黨員56名。
二、產業結構
抱龍村環境優美,土地肥沃,但產業結構單一。主要是發展農業經濟作物。長期經濟作物有橡膠、檳榔、芒果等。短期經濟作物有水稻、黃瓜、茄子、豆角等冬季瓜菜。養殖類有雞、鴨、鵝、豬等。
三、歷史沿革
抱龍村歷史悠久,古代時叫做抱龍洞。新中國建國后抱龍、立新、扎南合成一個農村基層行政單位,叫做抱龍鄉人民政府。1958年至1983年全國農村成立人民公廁制度時期。在1964年撤銷抱龍鄉人民政府,成立高峰人民公社抱龍生產大隊。到1983年12月28日,撤銷高峰人民公社抱龍生產大隊,成立高峰區公所抱龍鄉人民政府。到1985年撤銷高峰區公所抱龍鄉人民政府,成立高峰鄉抱龍管理區。到2001年三亞市撤鄉并鎮,高峰鄉和羊欄鎮合并為鳳凰鎮,撤銷抱龍管理區,成立鳳凰鎮抱龍村民委員會。到2015年1月1日,三亞市撤鎮設區成立天涯區抱龍村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