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鄉基本情況
地理位置:距離習水縣城區118公里,東靠桐梓大婁山二臺子,南接桐梓花秋鎮、容光鄉,西鄰習水二里鄉,北連習水官店鎮,四面環冊,實乃山巔小鎮。
歷史記錄:桃林,曾有過輝煌的歷史。解放前,這里是黔北遵義至習水、合江的商貿要沖,也是販賣布匹、鹽巴等日常生活用品的中轉站。南來北往的許多客商落足于此,形成了桃林獨特的姓氏文化,也形成了山巔小鎮的雛形。
她育出了一批批優秀的黔北籍人才,推動了這一方教育事業的大發展。
行政區劃:1992年撤區并鄉后,桃林幅員面積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600畝,草山草坡30000畝,下轄8個行政村,52個村民組,20個黨支部,有黨員520人,總人口24975人。
經濟情況:境內氣候適宜,年均氣溫13℃,最低海拔500米,最高海拔1600米,屬典型的山區立體氣候。
主產水稻、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是習水黔北麻羊、肉牛生產大鄉之一,盛產李子、板粟等干鮮水果,按照“品種調優,規模調大、效益調高”的總體規劃,0把產業結構向縱深發展,全鄉旱地作物主要轉向種植紅糧,2006年完成種植指導計劃7000余畝,順利通過了 “國家環保局南京有機食品認證中心《關于有機地塊和有機紅糧綠色產品》”的資格認證,正式成為中國茅臺酒有機原料生產基地之一。
并著力打造習水縣首個“萬畝紅糧基地”,真正成為“紅糧之鄉”。無公害反季節蔬菜已燎原之勢,發展勢頭欣欣向榮,逐步成為桃林另一農民增收的產業。
發展動態:境內豐富的資源開發,為全鄉“十一五”期間經濟騰飛注入了新的活力。據徐州礦務集團地勘測量,境內煤碳儲量2.7億噸,設計年開采量120萬噸,預計2008年開采出煤,將會拉動鄉境內二、三產業的迅猛發展,為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快速發展邁開了更加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