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倉鎮位于大婁山、仙人山兩山脈生態圈,距縣城以南26公里,面積138.2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32個自然村),113個村民組,9374戶,36418人,耕地面積33830畝,與遵義縣山盆鎮,本縣高橋鎮、燎原鎮接壤,電力充足,通訊設施完善,信息傳遞快捷,交通十分便利。壩區優勢明顯,有官倉壩、響水田兩大“萬畝壩區”,在黔北素有“官家糧倉”、“魚米之鄉”之稱,是桐梓縣農業大鎮之首。
官倉鎮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混子河、水坎河依鎮而過,煤炭、水電、硫金砂、硫鐵礦、大理石、瓷土……水利資源及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現有年生產量近10萬噸的德奎、朝錦、錦浩煤礦,30萬噸電煤基地建設即將啟動。有裝機容量近10000千瓦的官塘、柏家坡、木口水電站,裝機容量300千瓦龍門峽水電站即將竣工投產運營,混子河電站即將開工建設。
工農業生產總值8614萬元,工業經濟呈上升趨勢。森林覆蓋率達39%,地下礦產資源及水資源較為豐富,有可管灌溉面積近萬畝的太平湖,農民群眾科技意識較強,農業生產能力后勁十足,飼草飼料資源較為豐富,盛產優質稻谷、玉米、油菜、烤煙、高粱、茶葉、方竹筍、大豆、蔬菜等,譽滿黔北,銷往各地?緹熌暝耘嘟f畝,糧食年產量2.4萬噸。
境內生態旅游資源保存完好,即將引資開發的戴家溝、釣魚臺、仙人山、太平湖、龍門峽、混子河等生態旅游區,將成為游客“春賞花、夏避暑、秋品果、冬休閑”的生態旅游勝地。境內建有移動通訊基站3座,信息傳遞快捷,方便及時。遠程教育、有線電視網絡健全,具有濃厚的科技氛圍。十一五時期主要目標:全力打造“富強官倉、生態官倉、平安官倉、和諧官倉”,確保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以上,鄉鎮企業產值年均增長25%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加180元以上。
到2010年,實現全鎮鄉鎮企業總產值5個億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3200元以上、力爭4000元以上,農村小康建設取得實質性效果。發展定位:科技農業強鎮,畜牧水產大鎮,鄉鎮企業重鎮,縣城衛星集鎮,生態農家旅游鎮。官倉鎮黨委、政府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大發展快發展為目標,本著“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共謀發展”的原則,以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安定的環境,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誠邀國內外客商前來投資興業,在官倉這片極具有發展潛力的熱土上共同創造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