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長鎮位于納雍縣西南面,鎮人民政府位于馬店村,距縣城30公里,距六盤水市60公里,北與本縣中嶺鎮相鄰,西與新房鄉相連,東與曙光鄉接壤,南與六盤水市水城縣比德鄉毗鄰,納水公路橫貫南北,長興公路連通東西,區位優勢明顯,系周邊鄉鎮出境的交通要道,素有納雍“南大門”之稱。
陽長原名果偉羊場(又稱海子羊場),相傳解放前果偉土司居此開場,故取名果偉羊場,后因和納雍姑開羊場同名,取其諧音改為陽長。1941年前隸屬大方縣,后劃歸納雍。1953年成立陽長鄉,1958年成立陽長公社,1984年建鎮,1991年撤并建,由陽長、海座、硐口、堰塘四個鄉合并為陽長鎮,轄25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210個村民組,192個自然村,16019戶55284人,居住著漢、穿青、苗、彝、布依、仡佬,菜家、南京、白等民族。
陽長鎮最高海拔2110米,最低海拔1305米。陽長大河西入南出。該河發源于威寧境內,下游流入納雍河,河面寬約50米,在該鎮境內流程為13公里,是陽長鎮境內最大河流。氣候溫和,水源豐富,年平均降雨量為1270毫米。年均氣溫14.5度,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4.5度,最熱月(七月)23.1度,無霜期261天,適宜農作物生長。
陽長鎮是納雍縣農業大鎮,耕地面積41025畝,其中水田2548畝,旱地38477畝,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洋芋等,2009年糧食產量達19350噸,人均占有糧食達406公斤,大牲畜存欄50000頭,家禽存欄20萬羽,畜牧業發展較快。
陽長鎮是納雍縣重要工業鄉鎮,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儲量達8億噸,系納雍發電總廠、比德煤業等大中型企業所在地。境內有4×300MW大型發電廠2座,年產120萬噸大型煤礦1對,鄉鎮煤礦8對,年產煤炭數百萬噸。有中學一所,教職工140人,在校學生2356人;小學15所,教師368人,在校學生7600人;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25個,衛生人員50名。建有烈士墓一座,以紀念1950年初為解放納雍而犧牲在陽長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革命烈士。
古跡有清道光六年四月落成的果偉橋,橋長48米,寬6米,高20米,為三眼石拱橋,建筑雄偉,可通行50噸載重車輛。果偉橋100米處有橋碑一座,以青石雕刻,高2.4米,寬1.1米,厚0.2米,為清道光22年刻立,碑文540字,79余言,系嘉慶舉人安家吾撰寫。有陽長新大橋一座,橋長103米,寬9米,高54米,單拱石橋,載重量80噸。
當前,陽長鎮面臨更多的機遇,水城—納雍—織金即將修建運煤鐵路專線、杭瑞高速公路正在加緊施工,這些重要交通干線將從陽長穿境而過。隨著“畢節試驗區”建設進一步深入,上級財政投入、民主黨派扶持力度會更大,縣域經濟的發展將使各類項目、資金更多地富集于此……面臨機遇,陽長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民革中央幫扶”和“煤電托起納雍”兩大機遇,圍繞產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堅定“電力名鎮、煤炭富鎮、中心重鎮、經濟強鎮、文明城鎮”五大目標,繼續搞好“兩大電廠、大中型煤礦”協調服務,做好“蔬菜基地、經果林基地、畜禽養殖基地、中心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五篇文章,落實“黨的建設、民主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三個保障,進一步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努力實現全鎮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陽長——正描繪著一幅美麗的畫卷!
陽長鎮下轄村民委員會
(共計25個)
字庫、過路溝、跳花坡、海摩、海子、樂豐、小寨、下壩、革壩、自鞏、小壩子、核桃寨、馬店、豐家丫口、罵仲、溝底、堰塘、濫木橋、林箐、街上、肖家寨、米落仲、大房子、青林、胡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