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谷村情況簡介
1、自然資源。雙谷村位于貴州省福泉市西南部,距市區6公里,離福泉(馬場坪)火車站約5公里,距貴陽龍洞堡機場98公里,交通便利,平均海拔980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全年無霜期250—270天,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全村面積39.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3992.4畝,人均耕地0.9畝。全部推行良種良法種植,全村全面普及實施科技興農。2004年,雙谷村由原蟒蛇洞、谷豐、谷營、小寨4個村合并而成,現轄16個村民組1166戶4436人,其中少數民族占30%。1個黨總支,2個黨支部,1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18名,村干部5人。2008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417元。已建成的“金谷福梨”觀光園是黔南州最大的水果種植基地,F路通、電通、水通、通訊通。
2、產業發展情況。雙谷村主要是以種養殖業和勞務經濟為主。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417元,其中種植業(含經果林)收入占51%,養殖業收入占21%,勞務收入占17%,,旅游收入占8%,其它占3%。這其中尤以經果林發展最為迅猛,現全村有經果林面積2萬畝,其中“金谷福梨”1.5萬畝,葡萄3000畝,楊梅2000畝,西瓜500畝。水果年總收入達3150萬元,果農人均水果收入就實現2700元,村級經濟收入3.5萬余元。751戶農戶擁有果園,有1個水果專業協會,1個合作社,全村以經果林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的農戶有534戶,經果林收入占60%以上的有367戶。素有“金谷福梨”之鄉稱號,園區特產“金谷福梨”,在1998年被指定為中國六省“8?28”活動專用水果,2001年獲貴州省優質農產品稱號,倍受消費者青睞。2005年12月,“金谷福梨”觀光園成功申報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園區現有11個旅游觀光點。為將一年一度的“金谷春雪”梨花節辦出特色,2007年在玉龍嶺修建了梨花廣場,現已成功舉辦了5屆“金谷春雪”梨花節。園區春可賞花,夏吃楊梅,秋摘葡萄、金梨及西瓜,冬品美酒(葡萄酒、楊梅酒、金梨酒、梨花酒)。
全村共有勞動力2058人,外出務工500多人,大多數都是在周邊企業和甕福集團公司就近務工。
3、公共事業發展情況。2008年修通5.8公里貫穿主要園區的柏油馬路,這是全州第二條通村柏油馬路。環境整潔,鄉風文明,共有彩電900臺、冰箱462臺,電話裝機408門。擁有彩電、洗衣機的農戶占全村總戶數的87%以上;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40%的家庭翻修新建了住宅,部分農戶還在城區購置了商品房。建有村衛生室1個,95%的農戶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同時還建有“農民文化家園”、遠程教育接收設備,逐步推行“電腦農業”,信息化正給農戶帶來越來越多的實惠。有雙谷、小寨2所學校,在校生300余人,基本保證全村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
4、旅游開發情況。雙谷“金谷福梨”觀光園于2004年4月開發觀光旅游,發展規模日趨壯大。2005年底國家旅游局將園區命名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建有占地約1500平方米的梨花廣場1個,觀景臺1個,旅游廁所3個,梨園步道120米,農家樂11戶。目前已形成以玉龍嶺為主的景點11處(玉龍嶺、北坡果園場、麻湯果園場、萬畝果園場、葉家寨果園場、上寨果園場、梨樹果園場、楊梅園、葡萄園、職中果園場、一分場)。迄今為止已在觀光園園區內舉辦四屆中國?福泉“金谷春雪”梨花節及系列活動,活動期間有“梨園清音”民族樂器演奏、陽戲表演、民族服飾展、斗鳥比賽、山歌比賽、梨花有獎征文、果樹認養、經貿洽談、招商引資、篝火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項目。初步形成“春賞花、夏探樹、秋摘果”的旅游模式,每年可接待游客50000人次,創收5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