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鎮位于獨山縣中南部,地處兩縣兩鄉兩鎮交界地,東臨甲里鎮、打羊鄉,南連下司鎮,西靠平塘縣者密鎮,北接堯梭鄉,處在桂北經濟圈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荔波樟江風景區的交叉點,是西南內陸通向華南沿海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鎮域面積為279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195個村民小組,5435戶,25000余人。耕地面積25517畝,草山草坡6萬余畝,是獨山縣的糧食主產區,為以發展畜牧為主的商貿集散重鎮,是貴州高原上一顆以發展奶牛、肉牛產業崛起的后起之星。鎮區氣候溫和,草場廣布,地下暗河眾多,地上河流密布。區位條件優越,公路四通八達,鎮內村組已全部通公路,為工農業生產提供了高效快捷的交通條件。
上司鎮地處亞熱帶季風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呈現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而降雨少”的特征。全年無霜期280天左右,最低氣溫-2℃,最高氣溫32℃,鎮域內海拔900——1200米左右,年降雨量為1150——1198毫米,年日照時數為1227——1320小時,年總積溫5263——5713℃,具有明顯的高原季風濕潤氣候特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冰凍期短,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多云霧,濕度大,植物繁茂,生長旺盛,需水量大的時期正值雨季,熱量有效性高,屬豐產型氣候。因地制宜,我鎮大力發展優質大米、小麥、玉米、黃豆、油菜、洋芋、西瓜、西紅柿、青椒、冬瓜、南瓜、細刀豆、蘑菇、辣椒等農作物。上司籌洞大壩是獨山縣商品糧基地,土地肥沃,氣候適中,水源充足,產出的優質大米暢銷全國各地。鎮域內有中國和新西蘭作項目——貴州牧草種籽繁殖場,草場占地175公頃,呈現出一派“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目前全鎮有草場5000畝以上的村有5個,3000畝以上的村有7個,2000畝以上的村有6個,2000畝以下的村有4個,合計共有草場6萬余畝。草場地勢開闊,水源豐富,交通便利,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立足資源,我鎮確立了以培植畜牧業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奶牛、肉牛、二元母豬、三元仔豬、肉雞、肉鴨、肉鵝養殖的發展目標,畜牧業已成為上司鎮主要致富支柱產業。
全鎮12個村都分布有天然林、飛播林和人工林,鎮域森林覆蓋率達45%以上,譚堯村森林覆蓋率達98%,被國家林業部命名為“國家飛播林示范基地”,是獨山縣的三大林區之一。目前國家在上司鎮實施“珠防工程”38000畝,對有天然林的地方進行封山育林、保護生態。良好的生態造就了上司頗具民族特色的旅游資源,是一個集山、水、林、洞、墓為一體的風景區,主要景點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親自考察過的地方——交擺村下江“雙虹洞”;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戰遺址——黑石關村黑石關摩巖;中國與新西蘭合作項目--具有“中國新西蘭風光”占地175公頃的貴州牧草籽繁殖場;清代古墓葬——黑石關村拉望夏家古墓;天然神洞——黑石關村知查水牛洞;清末農民起義領袖楊元寶舊址——王龍村下播讓組;當代中國水墨畫大師譚興渠故鄉——譚堯村矮關組;國家重點工程——獨南灌區譚堯水庫庫區山水觀光風景線;獨山民間傳統花燈發源地——介寨村;屯腳村金交椅山、拉旺獅子山、袍寨亮洞山、高司犀牛坡、石馬、繞寨等自然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