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將鎮概況大將鎮位于融安縣城的東北部,鎮政府駐地距縣城20公里,行政區域面積258平方公里,有林面積31.2萬畝,耕地面積31725畝,其中水田面積22254畝。轄14個行政村和大將社區,229個村民小組。年末總人口25612人,其中農業人口為24604人,有漢、壯、瑤、侗、苗、仫佬等民族。大將鎮地處中低山區,境內長板路、古雅路橫穿而過,是板欖鎮、雅瑤鄉的必經之地,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以種植杉、松 油茶、果樹、竹子為主,每年林業稅收占全鎮財政總收入的70%左右。浪溪河、保江河兩岸盛產篙竹,每年均有5萬床左右的竹涼蓆及其它竹制品銷往外地。大將鎮是融安縣金桔的主要產地,素有"金桔之鄉"的美譽,現有桔林面積13600畝,其中新種3600畝;掛果林面積10000畝,年產4000多噸。還出產香菇、木耳、羅漢果、沙田柚、八角、椪柑、橙子等。
糧食作物主種水稻,旱地作物多為木薯、紅薯、芋頭、玉米等。2002年糧食總產量達9750噸,優質谷種植面積達832畝,產量達256噸。鄉鎮企業有633個,從業人員1345人。鄉鎮企業總收入6052萬元,實現利潤325萬元。財政收入1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57元。2003年大將鎮農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有計劃地調減水稻種植面積,增加嫁接金桔的種植面積。
今年調整836畝耕地用于種植嫁接金桔,全年新種嫁接金桔、滑皮金桔共1730畝。在建立東潭洋板的300畝連片嫁接金桔樣板點基地,大將、才妙、古云、東潭的四個金桔低改樣板基地和大潭生態家園示范基地的同時,還新建了三馬、大潭兩個用水田連片種植嫁接金桔的示范基地。全年完成人工造林5694.9畝,其中水田造林341.3畝。
羅漢果種植達2470畝,優質板栗種植達620畝,農網改造完成線路改造45公里,有90%的村屯已進行了改造。電、電視、電話都實現了村村通。有線電話裝機量達到1014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嚴打"整治斗爭工作進一步加強,全鎮治安狀況良好。
二、支柱產業(一)大將鎮金桔簡介大將是融安金桔的主要產地,目前全鎮共有金桔林面積13600畝(其中新種5100畝),掛果10000畝,年產金桔700萬斤。
大將金桔是清朝乾隆年間從江西吉安府引進,至今已有246年歷史,其果以皮薄肉多、味甜且香、營養豐富,有化痰止咳的治療功效,聞名全國。1985年在浙江寧波召開的全國金桔技術研究會上評為全國第一等;1988年全國金桔研討會上,產量、品質、質量名列第一;1993年被評為中國優質水果產品及科技成果金獎;1995年在全國新技術產品交易會上榮獲金獎,故素有"金桔之鄉"的美譽。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明確提出了"金桔富鎮、竹木強鎮、農業穩鎮"的經濟發展思路,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山區綜合開發初具規模。在鎮人大十三屆三次會議上將金桔生產確定為本鎮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大做金桔文章。同時以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竹則竹為原則,本著"品種調優,質量調好,效益調高"的方針,大力推進山區、農業綜合開發,2003年新種植嫁接、滑皮金桔3100畝,為我鎮的后續財源,提高森林資源效益打下了基礎,使我鎮金桔逐步向規模化、產業化、高標準、上檔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