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鎮由原白山鎮與合群鄉于2003年3月合并而成,地處縣城所在地,得天時、享地利、擁人和,是馬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轄15個行政村6個社區,總面積223.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91.4公頃,其中水田1017公頃,旱地 1574.4公頃,總人口74817人 。白山鎮所轄6個社區總面積9.97平方公里,共有8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4957人。
改革開放以來,在“工業強鎮、商貿活鎮、多經富民”思想的指導下,該鎮不斷優化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經濟建設和城鎮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2002年,社區內共有個體私營企業2415個,企業總產值9407萬元,財稅收入達1100多萬元,成為馬山縣舉足輕重的財稅大戶。社區內先后興建了兩座農占地達9408平方米的農貿市場、道寬30米長1200米的新興示范街、88.9畝的江濱居民住宅區第一和第二期工程、新興電影院、金倫賓館、人民廣場、縣城過境二級公路、江濱公路、水南高速路出口40米寬的大道等一系列重大工程,街道綠化、亮化、美化進展迅速,城鎮功能不斷完善。
白山鎮所轄的15個行政村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總面積213.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508公頃,總人口42985人。 各行政村交通、通迅、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比較迅速。2002年,各村優質谷種植面積7000畝,高產高糖糖料蔗種植面積3440畝,速生豐產林9500畝,黑山羊養殖數量達2.5萬多只,行政村農業總產值4190萬元,財政收入298.59萬元;以紅山水泥廠、大同雙飛粉廠為重點的鄉鎮企業逐步發展壯大,200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2447萬元。
白山鎮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也都走在全縣的前列,舞龍舞獅、會鼓、花燈會展等民族傳統活動豐富多彩,近年來先后組織合群村、新興社區的銅鼓隊到南寧、梧州等地為區內外各屆人士表演,多次載譽而歸。2001―2002年,鎮內的百悟屯、百懷屯、合灶屯、下旺屯等分別榮獲“自治區文明村屯”和“地區文明村屯”稱號。
迎著新世紀的曙光,踏乘-東風,新的白山鎮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建設新白山,打造新形象,實現新跨越,白山鎮將以開放的胸懷,誠邀天下朋友投資開發,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