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故事”位于廣西合浦縣石康鎮耀康村,距桂海高速出入口、325國道約7公里,距合浦縣城28公里,中心占地1000多畝,是集休閑農業、農家特色餐飲、土特產訂購、休閑娛樂、度假療養、戶外拓展等于一體的綜合性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園區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農業資源和野生動植物等多樣性豐富,鳥語花香,林木、瓜果、花卉豐美。內設餐飲、娛樂、休閑、科普、露營、農耕體驗、瓜果采摘等七大功能區,集休閑旅游、農業觀光于一體,深受各地游客向往。自2015年10月開業以來,以獨特的自然風光和鄉村風情,吸引四面八方游客,已累計接待游客50多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000多萬元,2017年被評為廣西北海市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廣西五星級鄉村旅游區。“小村
七里香茶莊園坐落合浦縣石康鎮珠光農場三隊,占地面積1000畝,由柴聯電商產業園和農業旅游觀光園組成,是一處中西結合的仿古式茶莊園。園內景觀以仿世界文化遺產碉樓德云樓為軸心向四周拓展,有仿清代嶺南園林——墨園、廣西壯族侗族吊腳樓、海上絲綢之路3D時光隧道、海角亭、瞭望塔等藝術建筑,茶園、辣木園、沉香園、桑葚園、南藥園、果蔬園和海上明豬、德保矮馬養殖場等,以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理念構建動植物生態群落。2015年被評為“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戶”、“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稱號。七里香,因水得名,七里、清江、南流和石康四水環繞其中,坐落合浦縣珠光農場三隊,占地面積900畝,是一處中西結合的仿古式茶莊園。園內景觀以德云樓為軸心向四周拓展,由清
羅公祠位于合浦縣石康鎮二街112號,始建于明代成化間,現存建筑為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重建,是祭祀明代石康知縣羅紳父子的祠廟。羅紳是江西宜春人,明天順二年任石康知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匪寇圍攻縣城,羅紳與次子羅欽率兵力戰保城,城破遇害,長子羅鑒其后追剿流寇亦陣亡。百姓感其一門忠烈愛民,立祠世代祭祀。
石康順塔位于合浦縣石康鎮順塔村委,建于明代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塔高約24米,七層樓閣式八角形空心磚塔結構形式與文昌塔一樣,1962年公布為合浦縣文物保護單位。石康順塔選址在州江口附近,寄托著往來于南流江的商旅船只行人平順安康,順風順水順人意的寓意。
石康塔,也叫順塔,建于明代天啟五年(1625),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石康鎮順塔村南流江故道岸邊,取行船“順航”之義又名順塔,一九六二年公布為合浦縣文物保護單位。1962年公布為合浦縣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2月8日,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石康城址位于北海市合浦縣石康順塔村委覃屋村,北部灣第一大河南流江岸,建于南漢,是合浦縣現存最早的古代城址。原為南漢常樂州治所,北宋以后為廉州石康縣治,沿用至明天順年間,因匪患城破,知縣羅紳父子率城中軍民力抗,以身殉職。城毀后,明成化間裁革該縣。城址東、南、西三面城基現保存基本完整,城址呈長方形長約389米,寬203米,北面城墻已被南流江淹沒,現為河道。東面城墻地表采集到筒瓦、刻花青瓷片、平底碗底殘片以及大城墻磚(17.5×14.5×3cm)等文物。1962年公布為合浦縣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公布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石康城址城基為基線,向東、向南、向西各外延10米,向北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
羅紳父子墓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石康鎮耀康村,時代為民國。2018年6月7日,羅紳父子墓被公布為合浦縣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