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年間,屬上甲;清咸豐至民國初年,屬同聲團、清和團;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多孟、多模、馬隘、古壽4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元月,撤古壽鄉,將牌留村撥歸馬隘鄉,多華、多邦、晚舊、雅美、古壽、多宋、多魁、堂那、古桃、東朋撥歸巴頭鄉,大部分村屯屬馬隘、多孟、敦睦3鄉。
1951年,屬第二區管轄。
1952年至1954年,馬隘鄉分為馬隘、賢恩、年紐、多孟、喜蘭、安眾、古壽、宋魁、馬牌、馬貢、力學、舊德、愛和、樂林、東朋、登派、古學、牌留、隆華19個小鄉。
1958年10月,改區為公社,原小鄉改為生產大隊,東關、馬隘兩公社合并為幸福人民公社。
1959年,復稱馬隘公社。
1987年,將古壽、牌留、舊德、古學、東洪、宋魁6村撥歸新設的古壽鄉管轄。
2007年10月,并鄉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