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最南端標志塔-滘尾角燈塔縣人民政府駐徐城街道,郵編:524100。代碼:440825。區號:0759。拼音:XuwenXian。
基本概況
徐聞縣地處中國大陸的最南端,其境內的燈樓角與海南島的天涯海角和臺灣島的鵝鑾鼻并稱中國陸地的“南三端”。海南島的天涯海角是知名度極高的景點。在臺灣,鵝鑾鼻也具有與“天涯海角”相似的地位。與上述兩地相比,地處徐聞的大陸最南端則更顯大氣,景點內容更加豐富,是南三端中的“大端”。徐聞正在日益演變成為一個富有特殊魅力的旅游勝地。
還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
徐聞的文化標志之一:登云塔
徐聞歷史悠久。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里就有先民刀耕火種、繁衍生息。徐聞建立縣制始于漢武帝元鼎六年,至北宋初年曾一度廢止,南宋孝宗乾道七年復置。它的名字來歷跟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有關。
據記載,自漢武帝元鼎六年建制至南齊武帝永明年間的約600年多年里,郡縣之治設在境內西南的討網村,“以其地迫海,濤聲震蕩,曰是安得其徐徐而聞乎”,于是就有了徐聞地名。
徐聞地處熱帶,東面向南海,西靠北部灣,南通過瓊州海峽與海南島相望,其地理位置與美國佛羅里達半島十分類似。日前擁有面積18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68萬。
徐聞海岸線曲折,海灣和島嶼眾多,但構造地貌結構較為簡單,以火山熔巖臺地及火山匠陵為主。境內發育四級玄武巖臺地。一、二級臺地面較為平緩,基本無切割:三、四級臺地面稍有起伏,切割深度達10米以上;鹕角鹆旰0我话阍100-150米之間。在狹窄的濱海平原上,可見到一些固定、半固定的風成沙丘,甚至還有少量的活動沙斤。這與當地充足的沙源、季節性的干旱氣候、強烈的風力活動有關。事實上,在高溫環境—卜的強烈蒸發過程,使得降水量充足的地區也有可能形成干旱荒漠景觀。
在大地構造上,徐聞境內位于粵桂加里東褶皺隆起帶的東南緣,云開古陸的東南端,吳川——四會大斷裂的南端。第四系火山噴溢產物玄武巖覆蓋兒乎全境。根據衛星相片解澤,在徐城鎮至—卜橋鎮之間,分布著兩個古火山口。其中的一個位于城北鄉西北約4.5公里處的石門嶺上。它是一座近似圓形的環狀山,方圓面積12.4平方公里,山頂為一橢圓形火山口凹地,長300米,寬150米,深10米。在火山口凹地內沉積有火山紅泥,北面有一個出水口,其余三面被氣孔狀玄武巖、渣狀玄武巖和火山角礫巖圍成陡峭的山丘。
徐聞縣香蕉大收獲
徐聞地處熱帶,屬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陽光充足,高溫炎熱,年平均氣溫23.3度,年平均降雨量1364毫米,土地肥沃,是廠—東省的熱帶作物基地。自然植被類型主要為熱帶雨林-季雨林,其次為稀樹灌木草原和紅樹林。植物的科屬種類豐富,可劃分出6種植被群落:雨季喬木群落、稀樹灌木群落、多刺灌木群落、紅樹灌木群落、稀樹中草原和砂荒草原。熱帶農副產品極其豐富.
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菠蘿、香蕉、芒果、蔬菜等,主要畜產品有徐聞黃牛、徐聞山羊,主要海產品有珍珠、對蝦、優質魚類等。此外,徐聞還擁有全國最大的硅藻土礦儲量1億多噸;擁有宜鹽灘徐5333公頃。
由于受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影響,夏常有臺風登陸。富產名優產品,巴厘菠蘿果和紫花芒果等獲中國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紫花芒果還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近年來大力推行替代進口農業和反季節農業生產,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反季節”,先后建成20個高標準農業示范區。
農民把菠蘿苗裝上牛車運往地里種植
近海海產十分豐富,貝類、藻類繁多,有全國最大的珍珠養殖基地、對蝦養殖基地。
徐聞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一是悠久的歷史淵藪:二是純樸的民俗風情:三是豐厚的人文景觀;四是優美的自然景觀:五是亞熱帶農業旅游觀光帶。諸如華豐嶺新石器時期生活遺址,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漢墓群,伏波廟,貴生書院,登云塔,角尾珊瑚礁自然保護區,三墩島紅樹林,白沙灣,徐聞公園等等,都將在后面詳細敘述。另外,還有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與傳說。徐聞正在日益演變成為一個富有特殊魅力的旅游勝地。
隨著國家一號高速公路、陸島轉換橋粵海鐵路的通車,徐聞海路可貫通香港和東南亞各國,鐵路可貫通中國西南、東北,高速公路可直通廣州、深圳、珠海等地。海安港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汽車輪渡港口,是粵西唯一的對越南貿易口岸。
徐聞地界不但人才輩山,而且許多歷史名人都曾因種種原因與徐聞結下了淵源,或留卜廟堂故居,或留下墨寶碑刻,或留卜軼聞趣事。如兩千年前的漢代兩伏波將軍路博德利馬援、北宋文豪蘇東坡、北宋寇準、南宋第一宰相李綱、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等,他們都給徐聞留卜了無價之寶,可稱為徐聞發展旅游業人文旅游資源的重要基石。
經濟概況
2004年是徐聞縣經濟社會建設富有成效的一年,也是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一年。大力實施“興工、強農、活商、構城、旺旅、促民營”六項措施和“民心工程”,強化工業主導地位,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和發展工業的力度,加快城鄉規劃建設步伐,努力解決群眾行路難、飲水難、住房難、看病難、上學難和就業難等“六難”問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完成生產總值35.67億元,增長10.5%。第一產業增加值18.38億元,增長7.8%;第二產業增加值6.61億元,增長21.9%(其中工業總產值13.5億元,增長17.9%);第三產業增加值10.7億元,增長8.4%。
招商引資和發展工業有新突破,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工業區建設,采取“零地價”和“零收費”的優惠政策,實行“一站式”辦公,吸引了一批工業項目到徐聞落戶。一年共引進工業項26個。通達、鴻圖、湛墾橡膠等一批工業企業建成投產,年可增加工業產值6億元。目前還有一批工業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3.5億元,增長17.9%。外貿出口總額首次達到2000萬美元,增長17.2%。全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25.67億元,增長7.3%。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423元,增長3.9%。在全面取消農業特產稅和調低農業稅征收比率的情況下,通過建立財稅征收激勵機制,加強財稅管理,在困難中保持財政收入增長。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890萬元,按同口徑比增長17.6%。城鄉居民儲蓄存款28.54億元,增長9.6%。
城鄉規劃建設有新突破,固定資產投資取得明顯成效上馬建設一批工業、交通、水利、城建、旅游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猛增。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85億元,增長21.7%。
徐聞縣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通過調整優化農業經濟結構,建起南亞熱帶農業示范區20個,形成了菠蘿、香蕉、外銷蔬菜、芒果、糖蔗、甜玉米、珍珠、對蝦等十大商品基地,盛產菠蘿、香蕉、芒果、甘蔗、木瓜、青椒、青瓜、茄子和對蝦、珍珠等農海產品,蔗糖、酒精、橡膠、山羊、良姜、劍麻、海鹽等特產久負盛名!坝薰珮恰迸撇ぬ}、“福民”牌香蕉、“勇士”牌蒸青綠茶、“雄鷗”牌蒸青綠茶和“豐”牌白砂糖等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愚公樓”牌菠蘿和“福民”牌香蕉還榮獲“中華名果”稱號。完成了200人以上自然村規劃,建設農村硬底化水泥道路3000多公里,開展新農村建設的村莊達838條,占村莊總數的66.5%,海安鎮廣安村是全國生態文明村。該縣先后被評為“中國菠蘿產業龍頭縣”、“中國香蕉第一縣”、“中國冬季蔬菜龍頭縣”、“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縣”和“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菠蘿)”,2006年8月被中宣部樹立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典型。
積極引進大型工業企業,工業主導地位不斷強化。湛江華美食品、湛江新昶食品、冠亞食品等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農海產品加工基地影響力逐步增強;廣東粵電洋前風電項目、坤泰電子項目于2008年上半年建成投產,廣東粵能風電項目、廣東華電火力發電項目進入籌建階段,工業發展必將跨入發展快車道。徐聞的標準性建筑物,高樓芳都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旅游服務業發展前景廣闊。建成了城北水廠、長春橋、貴生公園、華建花園二期、金易雅園小區等市政工程,完成徐海大道非機動車道改造,中央商務區、體育中心、建材市場等工程進度加快,科技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徐聞大道北段、千畝植物園、縣城出入口改造等工程正在抓緊籌建;海安杏磊灣溫泉度假村建成試業,賓館酒店、大型超市檔次明顯提升;中國大陸最南端、珊瑚礁游覽區、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等旅游資源開發步伐加快,旅游服務業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全縣生產總值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007年,全縣生產總值53.68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工業總產值27.25億元,增長27.1%。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11億元,增長6.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4億元,增長27.3%。金融機構存款余額47.79億元,增長9.3%。在崗職工人均工資13438元,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5714元,增長8.6%。
自然地理
土地資源
徐聞縣有豐足的土地資源,土壤類型多樣,有水稻土、磚紅壤、濱海沙、堆疊土、菜園土、濱海鹽漬沼澤土和濱海鹽土等,其中以磚紅壤土類、水稻土類和濱海土類為主,共231.76萬畝,約占土地總面積的87%。土壤的成土母質主要是玄武巖,其次是淺海沉積物和濱海沖積物。磚紅壤土層深厚,肥力較高,有機質含量平均2.79%,含氮0.13%。黃色磚紅壤土層深厚疏松,耕性良好,肥力也不低。濱海沙土較為瘦瘠。全縣地勢自北向東、西、南三面傾斜,多數平坦連片,坡度較小,可利用率較高,土地結構多樣,具有多宜性,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
徐聞縣沿海地區人多地少,內陸地區人少地多,2004年全縣土地總面積19.54萬公頃(即293.16萬畝),其中縣區用地242.76萬畝,占總面積的83%。國營農場用地50.39萬畝,占17%。全縣人均土地面積4.35畝,其中耕地876032畝,全縣農業人口人均土地面積5.45畝,耕地1.63畝。面積最多的是龍塘鎮,人均土地面積4.9畝,耕地1.8畝,最少的是徐城鎮,人均土地面積0.68畝,耕地0.11畝。
海洋資源
徐聞縣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372公里,島嶼眾多港灣,星羅棋布有50多個港口埠A頭,主要港口有海安、外羅、新地、苞西、豐隆灣等。漁場眾多,東部有淺海漁場、二卡漁場、沙角漁場、渾溝口漁場、外卡頭漁場,南部有四塘漁場、三墩漁場,西部有包西漁場、外沙漁場,還有北部灣、海南島四周和西沙群島等漁場,魚類資源十分豐富,盛產黃花魚、鯰魚、鯧魚、青鱗魚、西刀魚等經濟魚類。全縣沿海灘涂寬闊平坦,可利用養殖面積19.5萬畝,相當于耕地面積的18%。潮間帶面積25.45萬畝,其中紅樹林面積21.79萬畝,可養殖面積9.98萬畝,10米等深線可養面積7.73萬畝,發展海水養殖業條件得天獨厚。從徐聞縣海洋經濟的發展規劃看,處于東北部的和安、錦和、新寮、下洋沿海一帶,灘涂廣闊,常年雨量較充足,地面經流量大,且有紅樹林覆蓋,宜養魚蝦、蟹和泥蚶;南部的前山、龍塘、海安、南山沿海一帶,灘涂底質多巖礁,海水鹽度和透明度適宜繁殖鮑魚及藻類;西部的邁陳、角尾、西連沿海一帶,灘涂平坦,海底土質較肥,以泥土、泥沙居多,宜貝類、海參生長;西部海灘涂還具有光照充足、熱量大,海水鹽度高的優勢,有利于鹽業生產。
生物資源
海上紅樹林在徐聞縣長達378公里連綿的海岸線上,有眾多的海埡、港灣和島嶼,肥沃的淤泥濕地,是紅樹林適宜的滋生地。沿著海岸線行走,從東北部的和安、錦囊、新寮、下洋,到西部的邁陳、角尾、西連,都會看到不同程度分布著的紅樹林。保護最好的是和安半島、和安五大島嶼、新寮島、錦囊六極島、外羅半島東西兩側的紅樹林。據有關統計,目前全縣境內有紅樹林近30000畝。主要品種有紅樹植物15種,其中真紅樹10種:木欖、秋茄、紅海欖、桐花樹、白骨壤、海漆、海桑、欖李、老鼠勒、銀葉樹。半紅樹5種:鹵蕨、節槿、楊葉肖槿,水黃皮、海芒果。浮游植物96種,底棲硅藻158種,魚127種,貝110種,蝦蟹61種,鳥類192種,昆蟲258種,其他動物26種。
在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下,徐聞縣熱帶生物一年四季生產,動物植物種類繁多,食用植物有80多種,林用植物有130多種,藥用植物70多種,觀賞植物40多種。全縣常年種植水稻、番薯、玉米、高粱等糧食作物,也種植甘蔗、菠蘿、芒果、香蕉和北運疏菜等經濟作物,野生動物有黃鼠狼、果子貍、穿山甲、大田鼠、山龜、毛雞、山雞、貓頭鷹、斑鳩、青蛇、蟒蛇、眼鏡蛇、黑花蛇、水蛇、蝸牛、蚯蚓、蟋蟀、蜈蚣等。
水資源
徐聞縣內水源較少,分布不平衡,北部及東部較豐富,南部次之,西部沿海貧乏?h內降雨量不均勻,由北向西南遞減,變化幅度為1800——1100毫米,下橋石板嶺附近為多雨區,雨量在1700毫米上以,全縣年均總降雨量24.68億立方米,年徑流總量為8.29億立方米。全縣100平方公里以上集雨面積的溪流有邁陳溪、大水橋溪、流沙溪、黃定溪、那板溪、北松溪6條,目前已被攔截建成水庫。徐聞縣地下水源較為豐富,其水質化學類型為金碳酸鹽氧化物,PH值大于7,水質良好,水溫適宜,符合工農業用水要求。全縣可開采利用的地下水總量為2.05億立方米/年,占全縣現有蓄水工程灌溉總量的53.7%,地下水源補給量為8.96億立方米,是全縣可開采地下水量的4.36倍,工業用水以及生活供水所利用的地下水為30萬立方米/日,即全年用水量為4562萬立方米左右,占可開采量的23%,還有77%的地下水蘊藏量有等開采利用。
礦產資源
經地質部門多次普查勘探,迄今發現全縣境內有多種礦藏,主要有鈦鋯、硅藻土、褐鐵礦和鋁土礦,還有少量的石英砂、菱鐵、磁鐵礦、橄欖石、電汽石、伊利石及陶瓷土等。其中鈦鋯礦砂儲量70多萬噸,面積為3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東北至東南的和安、新寮、錦和、前山、龍塘、下洋一帶的沿海砂地,以下洋鎮的儲量最多;硅藻土儲量達1億噸,面積為9.26平方公里,有曲界田洋和大黃九畝2個礦區;褐鐵礦儲量194萬噸,面積為74.5平方公里,分為麻城礦區和加洋礦區;鋁土礦儲量8.97噸,面積25.3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曲界、下橋一帶。
行政區劃
徐聞縣轄1個街道(徐城)、12個鎮(和安、曲界、錦和、新寮、下洋、前山、龍塘、海安、邁陳、西連、下橋、南山)、2個鄉(城北、角尾)。
歷史沿革
漢置徐聞縣。據《徐聞縣志》:“謂其地迫海,濤聲震蕩,曰是安得其徐徐而聞呼?此徐聞所由名也!
2000年,徐聞縣轄13個鎮、5個鄉:徐城鎮、下僑鎮、和安鎮、新寮鎮、外羅鎮、錦和鎮、下洋鎮、曲界鎮、前山鎮、西連鎮、海安鎮、邁陳鎮、龍塘鎮、城北鄉、城南鄉、角尾鄉、五里鄉、大黃鄉?側丝616478人,各鄉鎮人口:徐城鎮66201外羅鎮10425邁陳鎮46897海安鎮22082曲界鎮42349前山鎮35583西連鎮34560下橋鎮35529龍塘鎮51690下洋鎮22766錦和鎮26431和安鎮28942新寮鎮24090城南鄉40699城北鄉22483五里鄉20691大黃鄉24338角尾鄉25935勇士農場虛擬鎮6496南華農場虛擬鎮6896五一農場虛擬鎮5402海鷗農場虛擬鎮6911友好農場虛擬鎮4255紅星農場虛擬鎮4827(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徐聞縣轄13個鎮(徐城和安曲界錦和新寮外羅下洋前山龍塘海安邁陳西連下橋)、5個鄉(城北五里城南角尾大黃),173個村委會、20個居委會。
2003年10月,撤銷五里鄉和城南鄉,合并設立南山鎮;撤銷外羅鎮,將其行政區域并入錦和鎮。
2005年5月,徐聞縣轄13個鎮(徐城、和安、曲界、錦和、新寮、下洋、前山、龍塘、海安、邁陳、西連、下橋、南山)、2個鄉(城北、角尾)。
2005年7月4日,廣東省民政廳(粵民區[2005]36號)批準撤銷徐聞縣徐城鎮,設立徐城街道辦事處。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徐聞縣轄1個街道(徐城)、12個鎮(和安、曲界、錦和、新寮、下洋、前山、龍塘、海安、邁陳、西連、下橋、南山)、2個鄉(城北、角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