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山鎮位于臺山市東南部,在廣海灣華僑開發試驗區內,地理環境優越,水陸交通方便,距對外籍船舶開放的國家一類港口魚塘港深水碼頭20公里,距市區24公里,臺赤公路、新臺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交匯于境內,均設有出入口。12分鐘可北達臺城、100分鐘達廣州,20分鐘可南達魚塘港,40分鐘可東達珠海,40分鐘可西達陽江。
斗山鎮有1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156條自然村,總面積121.25平方公里,總人口57000多人。有旅外華僑、港澳臺同胞8萬多人。斗山鎮有著悠久和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2000年榮獲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斗山圩是斗山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達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萬多人。通過多年努力,斗山圩已初步建設成為一個環境優美、功能齊全、文明衛生的新型城鎮,連續多年被評為“省衛生先進鎮”和“五邑杯”城鎮規劃建設先進鎮。
斗山鎮是有名的“魚米之鄉”,農業基礎雄厚。近年來,斗山鎮“三高”農業發展迅速,現已建有2.3萬畝的豆類、蔬菜種植基地,1萬畝的水產養殖基地,6500畝的優質水果基地和2000畝的良種蓮藕基地等四個現代化農業基地,已初步形成一村一品、集約化、基地化、規模化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格局。斗山鎮又是臺山東南部的工商業重鎮。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搶抓機遇,增創發展新優勢,實施“工業立鎮、農業富鎮、科技興鎮、房產旺鎮”的戰略,吸納“兩資”興辦企業,取得了顯著成效。近三年來。招商引資總額近5000萬美元,內資超1億元,連續兩年被江門市委、市政府評為“招商引資先進鎮”。全鎮大小工商企業800多家,主要有制衣、紡織、陶瓷、化工、機電、糧食加工、手工藝編織、飲食、運輸等行業。
其中以制衣業為支柱產業,帶動紡紗、漂染、紡織等配套工程的發展。智達集團已成為輕紡制衣業的龍頭企業,年產值超3億元。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近幾年來,共投入近1億元強化硬件建設,建成了一個功能齊備的文化廣場和適合現代化發展的兩個工業園;圩鎮街道全部擴寬擴建,全鎮道路全面實現了硬底化;全鎮98%人用上了自來水,電話普及率達70%以上。
斗山鎮旅游資源豐富,有浮月古碉樓群,有康熙42年(公元1703年)皇帝御賜的槎洲村父子解元牌坊,中國第一條民間鐵路創辦人陳宜禧先生故鄉美塘村和斗山文化廣場等旅游景點。斗山鎮被批準成為廣東省首批中心鎮后,我們擬重新修編《斗山鎮建設總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