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坑鎮位于仁化縣東南面,距仁化縣城約15公里,東接南雄市、始興縣,南與周田鎮相連,西接仁化縣城,北與聞韶鎮相接,西面的石山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現己被列為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
黃坑一直以來屬曲江縣管轄,自2003年,丹霞山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后,為便于對丹霞世界地質公園的保護和開發,與原屬曲江的周田、大橋兩鎮一并劃入仁化縣管轄。
全鎮面積16699公頃,主要以山地為主,其中有林地14256公頃,耕地1581公頃。黃坑鎮全鎮人口有1.4萬人,下轄7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共有77個自然村。黃坑鎮主要以林業、蠶桑、農業為主。黃坑狗頸白毛茶曾被國務院評為銀質獎,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
基本概況
106國道于西南部穿境而過,距韶關市61公里,距縣城15公里,鎮內山清水秀,風光秀麗,有“麗水之鄉”的美稱。2004年8月從原曲江縣劃歸仁化縣管轄,境內山多地少、林茂水豐。全鎮面積16699公頃,其中有林地14256公頃,耕地1581公頃。黃坑鎮全鎮人口有1.4萬人,下轄7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共有77個自然村。
黃坑鎮屬亞熱帶氣候,水力資源豐富,全鎮建有26座小型電站,總裝機容量達二萬千瓦,形成以小水電為支柱企業的鄉鎮企業經濟。鎮內農業資源豐富,主產水稻、花生、蠶桑、貢柑、茶葉等農附產品。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大力引導下,農業作物布局得到大力調整,逐漸形成以貢柑、蠶桑、茶葉為主導產業的具有黃坑農村特色的農副產品。[1]
-
名優特產
黃坑狗頸“白毛茶”(又稱“銀毫茶”),素有“仙人茶”之稱,產于黃坑鎮狗頸瑤山寨,地處海拔300米左右,四周溪水不斷,山中云霧繚繞,以它獨特的地理環境,特有的氣候特征,培育出了大葉白毛茶。白毛茶尖葉肥壯重實,外形白毛顯露,茸毛密披于茶芽。成茶的特點是:香氣清鮮芬芳,品味鮮爽甘醇,湯色清澈明亮略帶金黃,回味持久強烈。尤以清明前后采制的“谷芽茶”,宛如霜雪一片銀白,泡沖時泛起一層絨毛,光彩奪目。白毛茶的主要化學成份有茶多酚40.9%,氨基酸1.67%,水浸出物48.32%,以及各種維生素C、B2、E、P等。白毛茶除飲用外,還可藥用,能治熱毒病癥(越陳舊藥效越好),也能預防輻射和癌癥、電視病等。黃坑白毛茶在九二年獲得廣東省名茶稱號;九四年省銀質獎;九五年獲中國農業博覽會銀質獎,是一種高級綠色食品。
黃坑貢柑 果形靚麗、果色金黃、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風味濃郁,它集中了橙類外形美和柑桔肉質細嫩、易剝皮的雙重優點。黃坑貢柑自引種以來,品種得到了不斷改良,逐漸適應了黃坑氣候,形成了黃坑特有的品種,在2006年榮獲“韶關市科技進步獎”。由于其良好的市場前景,以及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農戶中得到了大力推廣,現全鎮貢柑種植面積已達到4510畝,平均畝產2500公斤,總產量1.1萬噸。
目前,鎮上還種植有南豐密桔、年桔、花生、西瓜、蠶桑等其它農附產品2000多畝。
黃坑鎮“龍皇坪”茶系列,黃坑“龍皇坪”茶系列共有“龍皇坪”綠茶、“龍皇坪”鐵觀音、“龍皇坪”烏龍茶、“龍皇坪”靈芝烏龍茶等四種產品。黃坑鎮“龍皇坪”茶系列尤以“龍皇坪”靈芝烏龍茶出名,“龍皇坪”靈芝烏龍茶集保健與飲用為一體,得到了旅游愛好者的好評;“龍皇坪”鐵觀音是粵北韶關特有產品,它的出現填補了韶關地區鐵觀音茶葉的空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