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峰下的玉巖書院為南寧進士鐘玉巖讀書講學遺址,并收藏有宋代以后名人的題詠和書刻。主要有宋儒朱熹“忠孝廉節”題字,以及相傳文天祥手書的絕句四首木刻和清代鄭板橋的春、夏、秋、冬四時畫竹刻等。一、地理位置概況玉巖書院位于蘿崗區蘿崗街道辦(前白云區蘿崗鎮)。初名蘿坑精舍,辟于南宋寧宗嘉慶十二年(1219年),是當地進士出身的紳士鐘啟初所建。入元以后,鐘家后人鐘復昌(一說鐘彰義,是否同一人,待考)又予以擴建,因鐘啟初字玉巖,更現名“玉巖書院”。鐘氏擴書院,延名師,傳儒學,旨在振興閭里。明代民間書院不興,玉巖書院遂告衰落,進而成了佛教殿堂蘿峰寺。在原書院的東側建起了大雄寶殿及側殿,其間一墻相隔、一門相通,寺廟和書院形成了既合且分之勢。整座建筑倚
寅堂祖祠位于黃埔區蘿崗街道蘿峰社區龍田街西五巷11號對面,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西、南至相鄰建筑外墻邊線,北從祠堂外墻外延5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30米。
梁氏一品夫人墓位于黃埔區蘿崗街道火村蠏口山,年代為南宋,類別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墓邊線(華表、石碑)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30米。
蘿峰村鐘氏墓群位于黃埔區蘿崗街道蘿峰社區饅頭山(鐘玉嵒墓下方),年代為宋至清,類別為古墓葬。蘿峰村鐘氏墓群由5座墓組成,包括黃氏太恭人墓、鐘彰義夫婦墓、鐘朝爵夫婦墓、鐘國貞墓、徐氏太安人墓。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北從鐘玉喦墓邊線外延20米,其余從墓群基座外邊線外延10米,東與鐘玉喦墓的保護范圍相連。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30米。
鐘遂和家族墓位于黃埔區蘿崗街道嶺頭西孖墳山,年代為宋,類別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鐘遂和家族墓由4座墓組成,中間為蘿崗鐘姓始祖鐘遂和及其夫人合葬墓,周邊為其子孫墓。建設控制地帶:從墓基座外邊線外延10米。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