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鎮位于龍川縣的中部,東經約115°31’,北緯約24°22’。東北面與興寧相連,南接田心鎮,西鄰赤光、新田鎮,全鎮人口29760人,均為漢族。總面積84.5平方公里。
鎮內境地山巒起伏,西北高,中間低,向東南傾斜。最高山峰是位于北部的羅豐村與新田鎮交界處的阿髻寨,海拔709米,其次是禾稿嶂699米,旗山嶂653米。水流向除上藍、吉仙兩自然村流入東江河外,其余均流入韓江,屬韓江水系發源地之一。境內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明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境內土壤多以赤紅壤、侵蝕紅壤、黃泥骨粘土田等類型,農作物種植主要有水稻、花生、玉米、大豆、木薯、蕃薯、瓜類蔬菜.山地種值油茶、毛竹、松、杉木類。
工業生產發展。引進了聯豐針織廠、中泰毛織廠。鎮內辦起了三個小水電站,裝機容量360千瓦。1990年與田心變電站聯網,全鎮村村通了電,電器產品不斷飛入尋常百姓家。
回龍人民歷來以農為本。在農業生產上,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挖溝改土、平整土地、興修水利,堅持科技興農,農業生產快速發展,農村經濟穩步增長,2004年底,農業總產值達到4200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2700元。 交通運輸:解放后開辟了回龍至赤光連接老隆的公路干線,并可向南直達興寧。2003年至2004年,境內公路——大利線實行改造,為省道二級水泥公路。現交通便利,往來車輛絡繹不絕。鎮內通往鄉村的回龍至上藍、回龍至羅豐、回龍至萬塘、回龍至駱歧公路等也已逐步進行硬底化建設。
文化教育衛生:在文化方面,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1990年1月辦起接收中央電視臺的轉播塔,1995年4月辦起12套節目的有線電視轉播臺,2004年與縣有線電視興光聯網,接收35套電視節目。在教育方面,全鎮村村辦起了小學,設有2間初級中學。12所完全小學。各學校教學用房已全部用上樓房。校容校貌煥然一新,環境舒暢、書聲瑯瑯。有在校中小學生5500多人。衛生方面,鎮建立了一間衛生院,建立健全了醫療網絡、保健機構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