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湖鎮位于東江中游南岸,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西部,是博羅縣、東莞、惠州三縣(市)的交接地段,東接陳江街道辦事處距惠州市中心28公里,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下轄11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8年總人口3.3萬人,其中外來人口近萬人。
6公里,北與博羅縣龍溪鎮隔江相望,西面毗鄰東莞橋頭鎮。
鎮內庫容達6500萬立方米的觀洞水庫為中型水庫,庫區植被10000多畝,集雨面積達41.6平方公里,灌溉水田面積5500畝,水資源相當豐富。全鎮有水田14370多畝,優質荔枝、龍眼等20000多畝,魚塘6500多畝,盛產糧食、果蔬、水產等農副產品,為惠州重要的農業生產養殖基地,是個典型農業鎮,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
經濟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潼湖的經濟社會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3年6月,惠州市區劃調整,潼湖鎮劃歸惠城區管轄(原隸屬惠陽市),成為惠州市中心城區的一部份。區劃調整以后,區位、資源和后發三大優勢日益凸現。2004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0%,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5%,工商稅收同比增長32%。道路、供水、供電及通訊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國內外客商紛至沓來,工業開發蒸蒸日上;生態觀光旅游發展方興未艾;僅2004年引進工業項目22宗,合同利用資金近15億元。潼湖,迎來了新一輪的投資開發熱潮。
一個新興的現代化工業旅游城鎮屹立在美麗的東江河畔;潼湖,這顆鑲嵌在東江河畔的明珠閃耀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2007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04億元,其中工業產值7.95億元,農業產值1.30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4550元。
在鎮黨委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全鎮的工業發展迅速。共有集體、民營、外資等各種形式工業企業122家,涉及建材、化工、五金、染織、工藝品加工等多個行業,產品行銷國內外。其中,外資企業13家,實際利用外資2400多萬美元,主要生產燈飾、化妝品、涂料、絲花、圣誕飾品等。另外,鎮內有磚廠18家、石場12間,年產紅磚2億多塊、石仔280多萬立方米,產品主要銷往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業也穩步發展,已形成水果、蔬菜、水產、“三鳥”等大型生產基地5個,大部分產品出口香港和東南亞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