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建制于清乾隆末年,傳說當時黃姓在此建店設墟,故曰黃村墟。清屬藍能都藍溪約。民國時期設藍溪鄉。新中國成立后改稱黃村。現為黃村鎮。
【地理環境】位于東源縣東北部,東經115°25,北緯23°51。距市區116公里,是東源縣東北部最邊遠鎮,東接五華縣長布,南與紫金縣中壩相鄰,西頻本縣葉潭,北界龍川縣紫市。總面積220平方公里。山地較多。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座,全鎮山地面積313649畝,占總面積95.3%。主要河道5條,黃村河流入東江。
【人 口】1999年普查總人口37942人,其中畬族22人。農業人口35977人,占總人口94.8%。黃村鎮是僑鄉,有海外華僑、港澳臺胞4千多人。
【市政建設】 轄三洞、正昌、歐屋、黃村、黃村坳、紅十月、梅龍、萬和、鐵崗、祝崗、下七、上七、鄔洞、寧山、永新、板倉、三礤等17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墟鎮現有3條街道,店鋪234間。墟鎮有自來水廠,年供水量3640噸。有小水電站6座,裝機容量1020千瓦;開通了程控電話、全球通、中國聯通等通訊網絡。
【交 通】有出口公路2條,可直通河源和龍川以及康禾鎮至紫金。鎮內交通設施完善,實現了村村通公路,而且大部分村都通了水泥公路。
【經濟狀況】2001年全鎮社會總產值為7243.99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為4193.99萬元,工業總產值為960萬元,全鎮人均純收入2628元。全鎮有工業企業136家。
【文化衛生】現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1所,小學16所,幼兒園1所,在校學生7350人。文化娛樂場所有影劇院、文化室、錄像室等,有鎮醫院1所,衛生站20所。
【歷史事件】1943年,黃村鎮春旱,第九區群眾組織饑餓團,于農歷四月十日開黃村鄉所糧倉,被-武裝包圍,被殺害108人。第二天,原河源0地下黨縣委-蔡子培同志的愛人關其清聞訊,趕赴黃村大罵-警察所巡官張家超,結果也被殺害。
【物產】地下礦產資源極為豐富,礦產主要有鋅、鋁、鎢、金、錫、硫鐵、螢石、鉀礦藏等。有礦范圍100平方公里。此外,稀土、瓷土也極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