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崗社區地處東區西南部,北接博愛路,西與南區相鄰,東至城桂路,南有金鐘水庫。2002年5月由沙崗村委會、槎橋村委會、新安村委會行政合并取名為橋崗村委會。2003年8月,橋崗村委會正式更名為橋崗社區居民委員會,轄下除包含原有的沙崗、槎橋、新安三個自然村外,還有優雅翠園、朗晴假日及苗圃場三個生活小區。區內建筑除了原三個自然村舊屋村為磚木結構外,其他多為鋼筋混凝土樓房,其中三個自然村新開發的新屋村自建別墅共800多幢。周邊有南外環路、博愛路、岐關西路、城桂路等多條主干道路經過,交通路網非常暢通。社區內環境優美,有金鐘水庫、古香林等自然古跡;各項生活配套設施完善,水電充足,通訊暢捷,購物方便,區內有沙崗幼兒園、槎橋幼兒園、邦德幼兒園、博愛醫院、星光老人活動中心、社區健身廣場、大型籃球場、綜合會所、壹加壹購物中心等。1994年基本結束了農業經濟,只剩槎橋部分坑田種植農作物,三個村委會開始建設廠房、宿舍,以出租物業來增加集體收入。社區內以工業為主,廠企300多家,大多以電子、印刷、家具、制衣、五金等行業為主,第三產業主要是汽車維修,已初步形成一個汽車維修集結地的形態。村民主要以打工、經商為主,另外從事出租屋經營,生活質量較好。
其下有三個經聯社,分別分:
1、槎橋經聯社。槎橋地處石岐城區南面3公里,村東與沙崗村相鄰,南至大尖山北麓,西與林科所、南區接壤,北以岐關西路為界與石岐區相隔,轄搓橋、旱坑、老鄺石頭村、神仙井、井尾5個自然村。占地面積約5平方公里,總戶數450戶,總人口1568人,外來工5000多人。共有郭、陳、鄺、徐、廖等20多個姓氏,原村以郭姓為主,村內至今尚留有郭氏祠堂。該社居民住宅多為鋼筋水泥建筑,有土仔埔、大前進、井尾三個住宅新村。村內建有市場、老人活動中心、衛生所和燈光球場等公共設施。
2、沙崗經聯社。沙崗經聯社位于東區的西南面,距東區辦事處5公里,原屬環城區辦事處,沙崗經聯社轄沙崗、橋頭、旱塘3個自然村,戶籍人口685戶,共1892人。計有陳、徐、劉、楊、黃等姓。北靠博愛四路,南至孫文公園,東至優雅翠園,西至朗晴假日、槎橋村,中間有橋崗路經過,村內還有后山山地。此外,在博愛醫院附近的貓兒乃掌山、大臘山、細臘山、大獅山、細獅山、大尖山部分等山地亦屬沙崗經聯社管轄。1993—1996年共被征地1186.93畝,先后建成孫文公園、博愛醫院、體育館、博愛路等市政設施。土地全征、基本沒有耕地后,村委會開始興建廠房出租,現在村集體經濟以出租屋物業(大樓、商鋪、廠房、土地)為主,沒有村辦工業廠企。
3、新安經聯社。地處山區,是東區南部一個較為偏遠的山村,原屬環城區,1988年6月劃歸東區。新安是東區建區時經濟最落后的村,由于四面環山交通不便,且火葬場、刑場、垃圾場都設在村附近,客觀上對投資環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1999年,由村提供用地、市政府和區辦事處各出資50%,鋪設由新安村口至城桂路的新建公路,帶動了新安經聯社的經濟發展。目前,經聯社有標準廠房3000多平方米,社中過半數家庭均建有出租屋。村民的各項福利保障也隨之得到加強。村里建設了“老人之家”,老人福利金超過1200元,80歲以上的社員的福利金達1300多元;同時為全體社員買了農村養老保險及醫療保險。
地址:東區朗晴假日一期12幢1座2層2號郵編:528403
電話:888809399傳真:88880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