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祖居——中翰第,位于大埔高陂黨溪村。“中翰第”,屬“下山虎”式客家民居建筑,平房磚瓦結(jié)構(gòu),是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于公元1884年建造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現(xiàn)為李光耀的堂弟李奮森一家看管。[李光耀和李顯龍]李光耀是新加坡首任總理,現(xiàn)任內(nèi)閣資政,其長子李顯龍為現(xiàn)任新加坡總理。據(jù)《李氏族譜》記載,唐溪村李氏的上祖是福建上杭縣稔田鄉(xiāng)李火德,其后裔李淳篤移居廣東程鄉(xiāng)(今梅縣),傳至13代李衍白公,后定居唐溪村,傳7子、49孫、120個曾孫,李光耀乃李衍白公傳下第9代孫。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1864年到新加坡謀生,后發(fā)跡成為巨商,后來回鄉(xiāng)建造了“中翰第”。李光耀的父親李進坤在新加坡殼牌石油公司任職,后自己開鐘表行。李光耀于1923
位于高陂鎮(zhèn)銀灘村的田家炳祖居拱辰樓是大埔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梅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梅州市學生德育基地。拱辰樓不大,它坐西南向東北,文靜地端坐在那里,像一個溫文爾雅的書生。背后是一座山勢略顯高峻的背頭山,龍勢蜿蜒而下,左手山麓延伸出來,如環(huán)抱一般,比右手的山嘴要高出許多。據(jù)風水先生說,左青龍,右白虎,青龍高出白虎,便是好風水。大家再請看這屋前的水渠,當?shù)厝朔Q腰帶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站在拱辰樓前,視野開闊,山環(huán)水抱,令人心曠神怡。拱辰樓建于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為田家炳先生高祖父田振多公所建,占地320平方米,建筑面積264平方米。殿堂式布局,磚木結(jié)構(gòu),二進院落。上廳樓房高二層,中間為主廳,兩側(cè)各有兩個廂房;下廳平房,中間為
武頌廬,系民國安東省代主席趙公武的故居。位于廣東省大埔縣高陂鎮(zhèn)古野村,廣東第二大江韓江從這里流過。該建筑坐北向南,建于1947年。武頌廬為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面積452平方米。二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左側(cè)還有一拱屋和一座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的“洋樓”,作為附屬建筑。整個建筑屋內(nèi)梁架斗拱雕有花鳥飛獸,屋脊兩邊用沙灰塑成高翹的殿堂式瓦頂,大門兩側(cè)有人物、山水、花鳥等繪圖梁,工藝非常精致。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武頌廬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世奕廬位于大埔縣高陂鎮(zhèn)平原村,年代為民國。世奕廬為大埔縣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外墻起東至后圍墻10米;南至雜間外墻2.5米;西至魚塘坎8.2米;北至水圳3.5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起向外延伸東至水田15米;南至水井20米;西至村道12米;北至巷道9米。
古野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大埔縣高陂鎮(zhèn)古田村,年代為50年代。古野革命烈士紀念碑為第九批大埔縣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碑座起東至-墻6.5米;西至-墻4.5米;南至-墻坎11.7米;北至碑后頂坪10米。
璧合樓位于大埔縣高陂鎮(zhèn)黨溪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璧合樓為第十批大埔縣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