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縣城東南,治所與縣城直線距離12公里。東臨山丹馬場,是古甘涼大道的必經重鎮。2002年撤鄉建鎮。全鎮轄12個村民委員會,76個村民小組。4152戶,1739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7人,占總人的1.02%。
全鎮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永固鎮海拔2486米。鎮處寒冷濕潤區,宜農宜牧。氣候資料尚無觀測與記載。
永固城歷史悠久。春秋戰國到秦朝,為烏孫、月氏人住地,一度稱月氏城。后匈奴擊走月氏,又成為渾邪王的駐牧地,史稱單干城。十六國時,前涼升平五年(361年)置祁連郡于此城。明清屬山丹管轄,民國18年(1929年)劃歸民樂縣管轄。
全鎮現價農林牧業總產值4778.88萬元,其中:農業產值3733.77萬元,林業產值270.31萬元,牧業產值774.8萬元。財政收入149萬元,財政支出3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20萬元。村鎮現有房屋14.03萬m2,其中:居中擁有9.78萬m2,人均居住面積5.6m2(因地震受災減少)。鄉村勞動力資源總計13752人,占總人口的79%。全鎮參加社會養老保險367人,享受五保的23人。已實現村村通自來水、通汽車、通電、通電視、通電話,有電話1555戶。年末耕地面積6.8萬畝,農作物播種面積5.94萬畝,其中:糧食作物2.13萬畝,油料作物3.05萬畝,蔬菜、大蒜、藥材等0.76萬畝。梨園256畝。當年造林作業面積1.91萬畝,零星(四旁)植樹2.6萬株。大牲畜合計5822頭(匹),年末存欄豬0.46萬口,羊1.7萬只,雞3.29萬只。養蜂680箱。有大中型和小型拖拉機分別為12臺和2170臺。鄉鎮企業263個,從業人員1638人,總產值9500萬元。初中1所,在校學生574人,小學11所,在校學生1692人,占農村適齡兒童總人數2458人的92.19%,在園(學前班)幼兒323人。鎮文化站1個,村文化室5個。鎮衛生院1所,病床6張,村衛生機構9個,病床17張,醫務人員30人。
鎮內八卦營漢墓群、永固墓群、八卦古城遺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永固城遺址、永固磚塔、總寨漢墓群等,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