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高山鄉位于會寧縣北部,東北和西北分別與平川區復興鄉和靖遠縣高灣鄉接壤,南與白塬鄉、草灘鄉為鄰,東靠劉寨鄉,西接郭城鄉。東西長23公里,南北寬約12公里,面積約為245.5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距縣城107公里。轄6個行政村,40個村民小組,1942戶,10019人。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30元。
自然地理:
土高山鄉地處崛吳山西南,屬高寒山塬區,境內山大塬小,坡陡溝深,海撥在1760米—2347米之間,年降雨量300毫米左右,無霜期短,農作物成熟較晚,境內段家河為季節性溪流,水質咸苦。現有耕地47426畝,其中川地8814畝,塬地9310畝,坡地30302畝。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糜子、谷子、莜麥、蕎麥、豌豆、扁豆、洋芋;經濟作物主要有胡麻、蕓芥、黑瓜籽。中莊村關家河一帶,儲藏著大量的石膏,礦層厚10—40米,具有良好的開采價值。
經濟建設:
土高山鄉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第二、三產業相對薄弱。近年來,農業經濟逐步向產業化方向轉變,形成了以中莊、上溝、馬塬為主的黑瓜籽種植基地,十百戶、程塬村為主的洋芋種植基地、紅灣、上溝等村的小雜糧種植基地,以退耕還林還草發展的1.04萬畝草產業帶動的“養羊基地”。關家河、段家河內都有豐富的砂源,為中莊等村鋪壓砂田準備了良好的自然資源。截止2004年底,全鄉共有砂田面積8000畝,以砂田種 植的黑瓜籽,每畝產量200斤左右,品質良好,商品價值高。土壤疏松,黃土層厚,海拔在2000—2340米之間,適宜洋芋生長,所產洋芋品質優良,產量高,畝產在3000斤左右,最高產量可以達6000斤/畝。截止2004年,全鄉共種植黑瓜籽7600畝、馬鈴薯15000畝、小雜糧6000畝,羊只存欄31787只。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取得較大進展,1999年止2004年,全鄉共種植紫花苜蓿5627畝,退耕還林6159.5畝,綠化荒山8700畝,為改善生態環境、保持水土流失、維護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18家,止2004年底,全鄉共有個體戶78戶,從業人員91人。5個未通電社架設了高壓輸電線路,實現了全鄉村村社社戶戶通電。全鄉共有縣鄉公路60.4公里,鄉村公路84.6公里,紅油公路從西到東貫通全境。
社會發展:
全鄉共有地面衛星轉播站9個。其中村村通設備8套,電視普及率在90%以上。有初中1所、六年制小學11所、教學點7個,有教職工119名,學生2537名,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8%以上。全鄉共有村級農村合作醫療定點機構9個,衛生院一個,醫務人員21個,兒童計劃免疫率達到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