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灘鄉位于會寧縣北部,南北寬13公里,東西長30公里,總流域面積210平方公里,東與劉寨鄉接壤,南與四房鄉、土木鄉相鄰,西與白草塬鄉相連,北與土高山鄉相接。現轄7個村42社2644戶13432人。地形東高西低,山塬交錯,屬殘塬丘陵區。海拔在1600——2200米之間,境內氣候干燥,降雨稀少,年降雨量在240——400毫米之間,年蒸發量達1700毫米,平均氣溫在6—7℃之間,日照時間長,無霜期為136天,屬典型干旱山區。
產業開發
現有耕地面積58090畝,梯田48160畝,水窖7420眼。2005年,全鄉糧播面積58047畝(其中夏糧20000畝,秋糧27047畝)地膜玉米8000畝,紅蔥6000畝、小雜糧3600畝,瓜類3000畝。
近年來,鄉上按照“項目拉動,產業致富”的總體思路,因地制宜,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形成了“草畜、紅蔥、洋芋”三大產業。
草畜產業:草灘以盛產“草”而得名,近年來,鄉上緊緊抓耕還林(草)政策,1999年,全鄉完成退耕還草3041畝,并且都套種了紫花苜蓿。
紅蔥產業:由于氣候、光照、土質等多方原因,草灘鄉出產的紅蔥味美、莖粗、質厚,深受客商歡迎,銷往海原,白銀等地,2005年全鄉紅蔥種植面積達6000畝,其中斷峴5000畝,麥李、孔寨兩村各500畝。按畝產200斤,每斤0.5元計算,收入可達600萬元,人均增收449元。
洋芋產業:種植洋芋的歷史頗為久遠,洋芋逐漸成為干旱山塬區群眾脫貧致富,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種植面積逐年擴大,2005年達到18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