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村位于綏安鎮東部,巖山西麓。東與巖山和舊鎮山兜村交界,西鄰草埔村。南隔雞角冠山與舊鎮林美村交界,北鄰頂下草村。源自巖山西坡的塘腳營溪流經本村境過,匯入鹿溪,本村西通省道牛舊線,東接省道漳東線。
全村有耕地面積1261畝,其中水田1037畝,農園224畝,山地4500畝。有395戶,1666人,其中60歲以上185人,90歲以上占4人。
【政區沿革】
大埔,清至民國29年屬東英鄉大埔保,民國33年東英鄉并入綏安鎮,撤銷大埔保,改屬浯江鄉草埔保轄。新中國成立后,1952年屬第一區(城關區)大埔鄉,1956年10月改屬舊鎮區轄。1958年9月改屬城關公社大埔大隊,1984年9月屬城關鄉大埔村,1988年5月城關鄉并入綏安鎮,大埔村歸屬綏安鎮所轄,村轄大埔、北葉、石厝、佳山、南面5個自然村,分設10個村民小組。
【姓氏源流】
大埔村大埔社:翁姓125戶、503人,為翁姓聚居地,祖源來自長橋鎮東升村三古社,與官潯鎮溪坂村翁姓同祖源。
王姓4戶、17人,源來自綏安鎮綏南村;
許姓3戶、12人,源來自本村店頭(已無社);
何姓3戶、16人,源來自詔安;
阮姓4戶、20人,源來自縣城西街;
胡姓4戶、8人,源來自綏安鎮鹿溪村。
石厝社:95戶、362人,為林姓聚居地,祖源來自舊鎮浯江“探花派”。
北葉社:77戶、359人。
林姓40戶、187人,祖源來自舊鎮浯江“探花派”;
葉姓37戶、172人,祖源來自佛潭鎮白石村。
佳山社:43戶、224人。
張姓41戶、215人,祖源來自溪南村中營宮;
魏姓2戶、9人,源來自深土鎮打鐵港。
南面社:37戶、145人。
林姓16戶、65人,源來自舊鎮浯江“探花派”;
葉姓21戶、80人,源來自佛潭鎮白石村。
【經濟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調整了農業產業結構,農工商等全面發展,致力發展多種經營。
主要農產品有稻谷、蕃薯、花生、黃豆、蔬菜等及龍眼、桃、李、枇杷、柑桔、楊梅、香蕉等水果。
有養豬戶48戶,牧牛戶31戶,養雞鴨戶7戶,淡水養魚10戶100畝。
有建筑隊5組53人,拆遷組22人,擔石26人,裝簧15人,釘模板3組16人,電焊10人,捆鋼筋3組13人。
有營運貨車20部,客車4部,農用車20部,手扶拖拉機6部,挖掘機3部,鏟車3部。
富余勞力,出外縣務工150人,經商開店25家,在本縣務工250人。2012年糧食產量449噸,蔬菜產量919噸,水果產量1145噸,水產品產量164噸,生豬出欄11254頭,雞鴨出欄3680只,年人均純收入8450元。
【基礎設施】
村部:大埔村部建于1982年,建于大埔社店口處,占地600平方,建筑250平方米。
學校:2011年9月與火燒埔合并,學生到此就讀。
老人活動場所:2008年大埔村成立老年人協會,會員180人,活動址設大埔廟。
醫療衛生:經縣衛生主管部門批準,于1973年設立村衛生室一間,醫技2人。2006年參于“新農合”以來,現參合率達憶達98%。
電力供應設施:1979年開通縣電力供應,用戶率達100%,村民現擁有電冰箱410臺,洗衣機120臺,空調器100臺,其余家用電器基本普及廚房燃料、以用電和液汽為主,用沼氣有95戶,用柴禾作燃料的農戶占少數。
生活飲用水:現在正在開通縣自來水設備,但目前還取井水飲用。
橋梁建筑:1996年建一條大埔新橋21米長,寬6米,投入40萬元。
文體項目設施:2012年在大埔村中心點建一塊體育籃球場,640平方米。
村道建設:2006年,村民集資130萬,建三條村內及村通村水泥路,共長6.2公里,路面寬4.5米至5.5米。(上級補助90萬元)
通訊交通等:擁有電話320部,手機1100部,數字電視660臺,有小車15部,摩托車320部。
【祖祠堂】
北葉葉氏樹德堂:位于大埔村北葉自然村,坐東北朝西南,始建于清代,寬10.8米,深14.6米,面積158平方米。墻體下部用亂石徹成,上部為三合土夯筑。屋面作懸山頂,燕尾脊。沿中軸線依次由門樓、天井、正堂組成。大門旁一對正方形門墩,門樓進深一柱,重新修建時改建成石承重,石仿木梁架結構。正堂為三進三開間,圓石柱上承木柱。
九檁前后雙步廊式,透雕卷草通隨,前廊左右分別用獅形與象形駝墩承托。正堂明間內設祖公龕。
【廟宇、庵寺】
大埔關帝廟:位于大埔社內,坐北朝南,始建于明代,清代中期重修,1995年再次重修。廟寬10米,深20米,面積200平方米,懸山頂,燕尾脊,為土木結構建筑,沿中軸線依次由前殿,天井廡廊,正殿組成。廟面闊三間,大門為儀門作法,內收呈凹窩式,設柜臺腳、素面墻堵,上為木制直欞窗,次間墻面上設有萬字形灰雕,前殿進深一間,為六檁抬梁式。設獅形與象形駝墩,通下設卷草紋樣透雕。正殿進深三柱。架十一檁,加前廊,正殿木結構簡單,正殿中石柱在修建時用水泥包被。邊門設于廡廊處。廟內主祀關帝、元帥、張趙胡與二帝、三帝分立于兩側,張趙胡,青面武將塑像。
佳山關帝廟:位于大埔村佳山社,廟坐西南朝東北,始建于清代,歷代重修,廟面積28平方米,懸山頂,燕尾脊,為土木結構,單進單開間,三合土夯筑,屋面作懸山頂,燕尾脊,廟內主祀關帝。
【民國人物】
翁化清:1949年9月任漳浦縣長,接印三天后,漳浦縣城解放,去臺灣。在臺灣經營保險業,為旅臺漳浦同鄉會常委監事。
【民營企業家】
翁坤林:漳浦縣三茂農業有限公司,省、市授給“龍頭企業”總經理
葉榮國:漳浦縣榮綸紙制品廠總經理
【先進模范】
1985年:城關鄉大埔村,榮獲全國計生先進單位
1988年:綏安鎮大埔村,榮獲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1983-1986年:綏安鎮大埔村,榮獲市嚴打先進單位
1987年:綏安鎮大埔村,榮獲市調解工作先進集體
1988年:綏安鎮大埔村,榮獲市調解工作先進集體
1988年:綏安鎮大埔村,榮獲市計生工作先進集體
1989年:綏安鎮大埔村黨支部,榮獲市先進黨支部
1992年:林榮花,榮獲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
1988年:張碧壽,榮獲市優秀0員
2006年:王美珠,榮獲市勞模
2009年:翁坤林,榮獲市勞模
1951年:翁龍愛,榮獲省勞模
2009年:翁坤林,榮獲省五一勞動獎章
【新中國人物】
翁定河:省農業廳農技總站站長,將樂縣副縣長、博士、研究員
翁坤海:中國海峽人才市場人力資源研究所長、碩士、德化副縣長
沈瑞玲(女):省農業廳畜牧局飼料與獸藥管理科科長、碩士
陳邑華(女):閩江學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
翁永金:漳浦縣杜潯鎮政府鎮長、縣總工會副主席
張建興:漳州市建設銀行公司業務部經理(正科)
翁懷森:省水利廳溪源水庫管理處
翁榮福:漳浦縣司法局局長
王清晨:漳浦縣湖西鄉政府副鄉長
翁華錘:漳浦縣-森林分局負責人
翁耀北:省高速公路紫泥征收管理所所長
大埔
中學高級教師:
翁玉秀
小學高級教師:
林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