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陽鎮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商貿重鎮,也是延平區糧食重鎮,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區西北,距南平市區48公里,東與茫蕩鎮相連,南同王臺鎮接壤,西和順昌縣交界,北與建甌相鄰,玉屏山、招科山環抱集鎮,富屯溪貫穿全境,故取“兩山一水謂之峽,山南水北謂之陽”而得名。地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溫度19.3°C,年降雨量1600毫米,無霜期280天以上。全鎮總人口25000多人,其中集鎮15000人。現轄2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個鎮林場。
一、土地概況
全鎮土地總面積176.3平方公里,其中:
1、山地面積253439畝,耕地22980畝,水田17598畝,旱地5382畝,年產糧食1.3萬噸;
2、現有林地207394畝(國有林場18000畝,林業發展公司39000畝,鎮林場7454畝),林木蓄積量95.5萬立方米,毛竹林19561畝,年可產毛竹10萬根,森林覆蓋率75%;
3、果樹面積14958畝,年產量10000多噸。
二、學校概況
鎮有獨立初中、中心校、中心幼兒園各1所(公辦園),村完小2所,初小2所,私立幼兒園6所。小學在校生1548人,初中在校生673人。學校布局合理,教學設施齊全,辦學條件也在不斷完善,其中陳坍小學辦學條件達延平區一流農村完小寄宿制學校標準。
三、支部建設概況
鎮黨委下轄39個黨支部,黨員839名(截止2008年8月30日),其中:村級黨支部24個(含鎮林場支部和中興社區支部),機關企事業單位黨支部15個(含非公黨支部5個)。
四、雙管單位設置概況
峽陽鎮設有雙管單位23個,分別為:峽陽司法所、南平電視臺峽陽廣電站、峽陽畜牧獸醫站、峽陽國土資源所、農行延平支行峽陽分理處、延平區聯社峽陽信用社、峽陽林業站、延平區木竹檢驗中心峽陽木竹檢驗工作點、南平市峽陽林業發展有限公司、南平市峽陽國有林場、南平市-峽陽森林派出所、南平市-峽陽派出所、峽陽運輸管理站、南平市峽陽苗圃、峽陽衛生院、峽陽中學、峽陽中心小學、峽陽中心供電所、南平市峽陽供銷社、峽陽郵電支局、峽陽林業驗證點、南平市電信公司峽陽支局、峽陽火車站。
五、“六大文化”發展概況
峽陽鎮歷史悠久,經商周,歷唐宋, “祠堂文化、廟宇文化、古民居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橋梁文化”等六大文化展現了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里有引人入勝的溪中公園、八字橋、屏山書院、峽陽土庫等古跡;有剪紙、古畫珍玩、戰勝鼓、南劍戲等精彩民間藝術;有峽陽土菜、桂花糕、新娘餅等美味佳肴。戰勝鼓被評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峽陽桂花糕、南劍戲正在申報南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六、工業用地規劃概況
峽陽交通便利,鷹廈鐵路和316國道貫穿全境,有利于發展工業。全鎮規劃工業用地共4650畝,其中已著手開發的工業平臺有:
1、浪石工業平臺規劃900畝,一期已開發200畝,入住企業4家(其中規模企業4家),2007年實現規模工業產值5750萬元,實現稅利675萬元,2008年已創產值4670萬元;
2、江汜蓮花山工業平臺規劃1500畝,一期計劃開發200畝,現已完成一平工程200畝;
規劃發展山壟工業的有:
3、德勝鐵杉尾規劃面積1800畝;
4、大埂潛口龍門山規劃面積150畝;
5、進步牛頭山規劃面積300畝。
工業平臺重點發展竹木精深加工業、副食品生產、建材產業,鼓勵投資興辦輕工紡織、生物工程、機電一體化等環保型產業。
七、流通業發展概況
峽陽鎮商貿發達,自改革開放以來,峽陽人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區位、交通、人才優勢,大力發展流通業。鎮2003年10月成立柑桔流通協會,2004年12月整合成立峽陽流通協會,共有會員1380人,下設11個分會,分別為:竹木行業分會,會員191人;豬業分會,會員110人;種植業分會,會員315人;柑桔分會,會員83人;禽業分會,會員85人;個體工商分會,會員125人;韭黃分會,會員18人;個私運輸分會,會員183人;食用菌分會,會員65人;蔬菜分會,會員89人;花卉分會,會員16人。木材、柑桔、筍干等流通業發展較快,流通網絡輻射全國10多個省市、40多個縣市。其中柑桔流通銷售網點150多家,筍干銷售網點50多家,木材銷售網點200多家,年創產值5億多元。目前,峽陽從事流通行業的有3000多人,僅在江蘇一帶搞木材流通生意的經銷點就有120多家500多人。
峽陽鎮代碼350702104
轄1個社區、21個村委會:~001_中興社區、~201_鰲洲村、~202_前進村、~203_將軍村、~204_德勝村、~205_新興村、~206_進步村、~207_中興村、~208_梅照村、~209_洋安村、~210_小梅村、~211_杜溪村、~212_陳坍村、~213_洛源村、~214_葛大村、~215_翁坑村、~216_江汜村、~217_麥源村、~218_浪石村、~219_大埂村、~220_安窠村、~221_蔡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