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山村位于大安鄉東北面,東接犀溪鎮,西連溪潭,南鄰溪乾,北與坑底鄉毗鄰,距鄉所在地10公里。炭山村村民房屋坐落在半山腰上,初名半山村、后因此地森林資源豐富,歷代村民靠燒木炭來維持生計為業,民謠“火籠沒火去炭山”,以盛產木炭而聞名,故改名炭山村,全村以吳姓族人為主,于康熙五十一年(1686)由浙江景寧縣上標煉石遷入,至今已13世,300多年。炭山村是壽寧革命斗爭的根據地,1931年,壽寧革命領導人范浚曾在此村組織發展紅帶會。吳顯淮等11位烈士為壽寧的革命斗爭貢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閩東革命領導人葉飛等人曾在炭山銀礦洞內養傷,現村內留有“紅軍洞”。
全村地域面積3.6平方公里,其中農田385畝、林地6059畝。目前通炭山公路為5米寬的瀝青路面公路。全村共126戶534人,黨員22人,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占70%;青壯年勞動力人口占20%;16歲及以下占10%。外出流動人口431人,占全村人口81%,從事行業主要為經商(開小超市、承包工程等)和務工。2020年村集體經濟10.9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5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