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校鎮位于福建省清流縣之南,地處閩西北交通要沖,東鄰本縣鄧家、靈地,西與龍巖長汀接壤,南接古雕版印刷之鄉連城四堡,北毗本縣里田。行政區域面積141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22個自然村,全鎮總人口12821人,是清流縣的農業大鎮,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鎮。集鎮距清流縣城46公里,距國家“四A”級旅游風景區連城冠豸山32公里,省道建文線穿越全境,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商業服務活躍,是三明市與龍巖市結合部 的重要邊貿古鎮。
長校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6°42′55″,北緯:25°57′,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少嚴寒、夏無酷暑、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8℃,年平均無霜期229— 274天,年平均降雨量1770毫米。集鎮所在地海拔401米,境內地形起伏、溝壑縱橫、山脈連綿,是典型的內陸山區。現有土地面積17.18萬畝,林業用地14.4萬畝,其中有林地13.9萬畝;耕地面積13980畝,人均1.09畝。境內復雜的地貌和懸殊的海拔形成了明顯多樣的小氣候,河谷、山間、盆地和山地氣候差別顯著,適宜多種作物生長。
長校鎮歷史悠久。自唐武年間,中原漢人經過不斷輾轉,擇居此地肇基立業,繁衍生息,歷經千年,串綴成客家文化的華彩珠鏈,同時也形成了熱情好客、勤勞善良的客家風情。境內山清水碧,景色宜人,有創建于唐代的瑀公廟、千年古杉和擁有閩西北最大的寺廟群并被列入客家旅游專線景點的佛教旅游圣地—靈臺山風景區。人文底蘊深厚,自然風光綺旎,是集旅游觀光、休閑朝圣和經商辦廠的理想地。
近年來,長校鎮緊緊圍繞圍繞“抓基礎、強服務、增活力、促發展”的工作思路,著力抓好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和新經濟亮點的培育。形成了“真抓實干、務實創新、熱情服務、奮發有為”的長校精神。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全鎮10個行政已有9個村通水泥公路,境內擁有裝機5000千瓦時的縣屬竹青背發電廠和裝機分別為300千瓦時、445千瓦時的鎮屬崗背、沙坪兩個小電站,并均已與省網110KV變電站聯網,電力資源充足。程控電話、移動電話、閉路電視網覆蓋全鄉,文化、教育、健身、娛樂等較為發達。集鎮所在地建有日供水2880噸的優質自來水廠,全鎮90%的村也已通上自來水。同時,公民道德、誠信意識不斷增強,社會治安穩定,投資環境和投資政策不斷寬松,有力推動了全鎮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