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彩村地處海壇北部沿海突出部,位于白青鄉中心地段,是白青鄉政治、商貿、文化中心。目前全村有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117人,總戶數1033戶。村里有黨支部一個, 106個黨員,村兩委班子精誠團結,齊心協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項工作,多次被評為“先進農村基層組織”,還獲得“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美麗鄉村試點”等榮譽。
一、編撰革命基點村簡史,傳承和保護紅色文化
國彩村歷史光榮。原名伯塘,1951年為紀念吳國彩烈士而得現稱。解放初期,本村曾涌現出無數革命先烈,有著優良的革命傳統,是我縣為數不多的革命基點村之一。目前全省少有,全縣僅有的女民兵哨所就位于本村。村兩委通過國彩村革命史跡的展出,緬懷往昔,見證歷史讓群眾記住英烈的名字,承接前輩們的關榮,去迎接嶄新的世紀,去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二、落實科學發展觀為第一要務,農民收入有新路子
村兩委切實把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放在新農村建設的首位,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新路子。村兩委根據村里的實際情況,帶頭創辦了貽貝養殖專業合作,促進已被養殖的發展。村支書吳海英就是一個農民致富的“帶頭人”,他走南闖北多年,承包不少隧道工程,帶了不少村民一起出去打拼,吸納了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帶動了全村脫貧致富奔小康。
三、黨員帶頭示范,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在黨員的帶頭示范下,富裕起來的村民們紛紛掏腰包,參與家鄉新農村建設。靠近海邊一帶的居民,每逢臺風來時都提心吊膽,生怕海浪襲擊民房,在村兩委的號召下,村里籌資56萬元,建起了一條長450米、寬6.5米的防浪堤,使附近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了保障;村里道路寬敞整潔,影劇院、文化活動廣場等齊全,還建造了多個垃圾處理站,成立清掃隊,定期將垃圾運出深埋。一幅社會主義新農村美好畫卷映入眼簾。村兩委帶領著村民為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時刻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