垅下村位于回龍鄉南部,東與漳墩鎮杭下村交界,西鄰均中、坑下,南與水吉鎮吳中、葉中相鄰,北與回龍村接壤距鄉政府2千米,距205國道3千米。全村面積14.7平方千米,共有142戶,人口556人,下設2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垅下村氣候優越,四季分明,資源豐富,物產富饒。
垅下舊屬水吉縣管轄,舊稱福建水吉縣禾供里,廿四都烏石社垅下坊。1956年劃歸回龍鄉管轄,成立垅下村。
基礎設施 1984年建成村內第一座小學,架設了回龍到垅下的電燈、自來水飲用設施;1987年開通了回龍至垅下的公路;1995年完成了全村電視天線安裝;2000年開通全村的程控電話;2004年村內招商引資吸收投資養鰻場80畝;2005年完成垅下到回龍3千米的道路硬化工程;2008年全村建成路燈,實現夜間照明;2010年建成一座中心文化涼亭和廣場。
經濟建設 全村耕地面積2927畝,其中水田面積1562畝,林地面積19630畝,公益生態林6010畝,森林覆蓋率79%。農作物以種植水稻、煙葉、白蓮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368萬元,生產糧食670噸,人均1200千克;畜牧業以養豬、家禽為主。2011年村財政總收入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17元。
社會事業 2011年內基本上掃除了文盲,適齡兒童都已入學,入學率達100%。村里設立衛生室,能積極為村民服務,能消除疾病、傳染病隱患。村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100%。截至2011年,村里設立文化活動中心1處,圖書室1間,藏書431冊。該村獲得南平市級生態村的稱號。
名勝古跡 千年古建石拱橋,位于下窠自然村,始建于清朝,長約80米,寬約10米,如今堅固無損。此外,還有靠山寺、靈山寺(也稱公皇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