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區(古屬漳州府海澄縣、泉州府同安縣)是廈門市六區之一,海滄區全境位于海滄半島,與廈門島隔海相望,位于廈門本島西面,南臨九龍江出?,西與漳州臺商投資區接壤,北與集美半島相連,閩南廈漳泉金三角地區的突出部位,福建南部拓海貿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國大陸主要的國家級臺商投資區。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區。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偯娣e186.82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海滄區常住人口為582519人。
海滄區位于東經117°52′51″~118°04′17″、北緯24°25′18″~24°38′50″。地處廈門市西部,東以海滄大橋連廈門島湖里區,東南隔廈門港與思明區相望,南臨九龍江口以廈漳大橋接漳州市龍海區,西南、西與漳州市龍海區交界,西北與漳州市長泰區相鄰,北與集美區灌口鎮接壤,東北隔馬鑾灣以新陽大橋連接集美區杏林街道。
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0.9℃,1月平均氣溫12.4℃,7月平均氣溫28℃。氣溫年、日較差都小。平均降水量1187.4毫升。7~9月為臺風季節。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極端最低氣溫2℃,極端最高氣溫38.5℃,年均日照時間2233.5小時,年均降水量1143.5毫米。
海滄主要由山地、丘陵、臺地、平原和灘涂組成,地勢平坦,地質構造穩定。東、南二面臨海,北面靠山。北片區基本地勢是從南、西、北三側向馬鑾灣水域傾斜,西北部為高山地形,緊靠海拔933米的天柱山,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中部蔡尖尾山海拔422.2米,西部連接文圃山381.6m,地勢自南向北傾斜,形成典型的海灣地形特征。南片區整體地勢較為平坦,除京口巖山最高海拔137.9m外,其余地勢低于23m。
氣候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0.9℃,1月平均氣溫12.4℃,7月平均氣溫28℃。氣溫年、日較差都小。平均降水量1187.4毫升。7~9月為臺風季節。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
海滄區擁有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文化旅游資源、康體休閑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
生態旅游資源包括有天竺山、蔡尖尾山、大屏山等山體;有馬鑾灣、海滄灣等海灣;有海滄湖、天竺湖、皓月湖等湖泊;有火燒嶼、大嶼、大兔嶼等島嶼。
文化旅游資源包括有新垵紅磚古厝、蓮塘別墅等古民居;有青礁慈濟宮、石室禪院、石峰巖寺等宗教場所;有蜈蚣閣、大道公(保生大帝)信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油畫、瑪瑙、瓷藝、妙香等特色文化產品。
康體休閑旅游資源包括有日月谷、湯岸等溫泉;有東方高爾夫鄉村俱樂部、石塘體育公園等體育健身場所;有青礁村院前社、鑫龍谷休閑山莊等鄉村旅游點;有綠道、自行車系統等康體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