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來歷 明萬歷年間,先祖從云霄西林村前來開基建村。原村名“鼓講”,后為書寫方便改今名。
行政隸屬 清時屬詔安縣五都三圖康羅保;民國屬東山縣統一實驗鄉;建國后屬三區古馬鄉;1959年屬康美公社古馬大隊;1961年屬樟塘公社古港大隊;1984年屬樟塘鄉古港村;1993年屬樟塘鎮古港村。
歷史人文 古代是東山島北部一個古渡,是東山島通往云霄必經之路,古港渡長達5公里。村北部巨石聳立,奇形怪狀,留下不少風景傳說,自古有“古港十八景”。村東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康美林日瑞(明甘肅巡撫)墓,墓碑字為黃道周書寫。
位置交通 與樟塘村、后馬村和康美鎮錢崗村接壤。過去交通閉塞,現建了村路,直通疏港公路,距西埔9公里,并每天有公-車來往。
面積人口 全村面積2.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16畝,山林面積917畝。有386戶,1632多人,6個村民小組,黨員69人(正式黨員68人,預備黨員1人)。
勞力資源 全村青壯年勞動力1056人,主要從事水產加工、建筑運輸、海產品養殖等行業。
經濟社會 以農業為主,養殖30多戶1000畝,蝦池5個,250畝,淺海灘涂600畝,養殖牡蠣、蚶、蝦等水產品。古港村從綜治維穩方面入手,不斷創新社會管理,投資10多萬元,實現村主要路口的視頻監控的全覆蓋,被縣綜治委確定為全縣社會管理創新示范點。
基礎設施 該村建有全鎮唯一的村級幸福園,鎮中心文化站設在該村。2012年,古港小學撤并到樟塘中心小學。設有村級衛生所2所;建有籃球場2個,健身路徑1處,有農家書屋1間,鼓樂隊1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