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愛村簡介
建愛村裕稱“一堡”,位于建設鎮東北部,毗鄰廣平、奇韜、文江等鄉鎮,海拔480米, 505戶, 2296人,共有勞動力809人。全村林地面積1.1萬畝,耕地面積1069畝,其中水田面積893 畝,農地面積176畝,主要種植水稻、雪蔗、煙葉、蔬菜等農作物。礦藏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鉛、鋅、錳等。
2012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993萬元,村財收入59.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882元,基本形成了以穩定糧食田產為基礎,蔗、果蔬、禽全面發展的生產局面。糧食播種面積達2800 畝,雪蔗260畝,蔬菜170畝,已投資約100萬元,建成養殖面積3000平方米,主要養殖七彩山雞和野兔,出攔山雞1.5萬,實現產值45萬元, 2006年縣政府確定該養殖場為2006-2007年度 縣級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以煤炭、鐵、鉛、鋅、錳礦開采為主導的第二產業,全村從事第二、三產業勞動力475人,當年新增135人。全村現有灌溉大小水渠3條,防洪溝8條,基本保證了全村650畝農田用水。目前,該村為縣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全村383戶農民住上新居,占總戶數75.8%。村級主干道全部實現水泥路面硬化,村道路燈設施較完善,農戶普遍使用電磁爐、液化氣、電冰箱, 80%以上農戶安裝電話或手機, 457戶配有摩托車, 39戶配有小車。有線電視普及率90%,共可收看27個頻道節目。
我村農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1、農業生產
立足現有的基礎和條件,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圍繞雪蕉,優質稻,黃甜竹三個重點產業,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業化經營水平,建成標準化的現代農業。到2012年,基本達到農業基礎設施齊全,農業生產經營化、農業管理水平先進化、農業經濟效益高效化:
(1)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防洪溝、河堤加固、田間渠配套等工程。用2年時間多方爭取資金60萬元,修復愛洋渠,中洋渠2500米,河道清淤1200米,河堤整修、加固300米,防洪溝修1300米。
(2)建立農業生態系統。采取村民投資及引進資金等方式組建1—2家一定規模的七彩雞養殖場,大力發展家庭養殖業, 同時配套建設沼氣池150口以上。大力推廣“豬一沼一菜”生態農業模式,將種養殖業聯為一體,確保到2012年,全村50% 以上的農田和菜園都能用上沼肥,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3)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實施沃土工程,通過增施有機肥和稻草還田,培肥地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全村100%的農田、雪蔗、菜園應用配方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