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街道位于薌城區北部,東連龍文區朝陽街道,西靠天寶鎮,南接北環城路,北與浦南鎮毗鄰,漳華路漳龍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漳龍高速公路漳州西出口與街道轄區北端緊連。距漳州市區7公里,總面積46.2平方公里,轄24居委會、1個行政村,現有戶籍人口約4.2萬人,常住人口約10萬人,街道黨工委下轄1個黨總支部,55個黨支部,共發展黨員1915人。
2021年6月,原石亭鎮按照上級工作部署,0完成“撤鎮設街道”行政區劃調整,設立石亭街道。街道上下凝心聚力謀發展,嚴格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在抓經濟、促建設、惠民生、善治理上持續發力,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漳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集體嘉獎”,被區委區政府授予薌城區2022年度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攻堅年“七比一看”競賽活動集體三等功、2022年度薌城區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先進集體、2023年度薌城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工作先進集體、薌城區2023年度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提升年集體三等功等榮譽稱號。
【經濟發展】2023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06億元,占全年目標數的55.3%;新策劃項目轉開工14個;新增固定資產入庫項目27個;完成限額以上社零總額13257.1萬元,同比增長0.59%;完成限上零售業銷售額11692.2萬元,同比增長6.2%;完成限上批發業銷售額116425.3萬元,同比增長21.21%;完成規模以上營利-務業5560.4萬元,同比增長2.23%;餐飲營業額完成609.7萬元,同比增長57.83%;新增入庫制造業投資項目目標數10個,完成14個;新入庫制造業投資額目標數0.9億元,完成4.36億元。
【企業情況】石亭街道轄區內企業10593戶(工業企業1118戶,商業企業14家(規上),規下商貿服務業388家,商業企業222戶),個體8865戶。規模工業企業180家,主要涉及涂料、日用品以及家具行業;石亭街道作為承載主城區工業發展的“飛地工業”平臺,主要配合金峰開發區重點打造現代鋼鐵產業集群、發展高端裝備智造產業集群、生物科技產業集群、現代服務產業集群和允許類產業(食品、家具)集群。
【氣候物產】石亭街道氣候優越、溫暖潮濕,以香蕉、蜜柚種植和魚類養殖為主要農業產業,其中南山村加州鱸魚養殖面積達300余畝,年產2000萬斤;后園社區的蜜柚種植面積達600畝,庵山社區漳州市閩安果蔬有限公司每年實現銷售額2000萬以上;秋坑社區的閩南故事文化園把單純的農業種植發展為休閑旅游農業,每年增加村財收入2.6萬元,現為石亭街道最具代表性的綠色生態文化園。
【人文景觀】石亭街道人才輩出。古代的有1631年曾任內閣學士的林廷秀、1592年官任廣東都司的陳后賢,近代的有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澎沖、曾任海軍總后勤部部長(少將軍銜)的鄭水根、“烏石暴-動”副總指揮高渭南等。轄區內有不可移動文物53處,其中市級不可移動文物1個,區級一般不可移動文物點52處。目前保存較完好的有陳氏宗祠功德堂,以及千年“開漳圣王”陳元光北廟、千年鐵樹、參天古榕樹、古井等“北鄉四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