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鎮,位于忠縣城西53公里,距重慶市主城區120公里,東鄰永豐鎮,南與豐都董家鎮接壤,西鄰新立、花橋二鎮,北以馬灌鎮為鄰,輻射人口30多萬。滬渝高速、梁忠高速貫穿拔山全境,省道石遂路將該鎮與忠、梁、墊諸縣縣城貫成一線,融入全國的交通大動脈。平均海拔535米,屬典型淺丘地形,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土質多為石巖質、大黃泥夾沙壤土。氣候溫和濕潤,屬東南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達1258mm,無霜期在320天以上。全鎮幅員面積1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8560畝。轄17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總人口6.3萬人。
拔山,因西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詩句而得名,因交通便捷、商貿活躍被稱為渝東北最大的“旱碼頭”,因地平土沃、物產豐富而享有“忠縣糧倉”的美稱,因山清水秀、風景秀麗被評為重慶十大“最美小鎮”,重慶市生態文明示范鎮。
拔山鎮先后被評為忠縣教育強鎮、忠縣西北部經濟文化中心、忠縣農副產品及商貿物流集散地,重慶十大最美小鎮、重慶生態文明示范鎮、重慶市衛生鄉鎮、全國重點鎮、全國重點小城鎮、中國柑橘之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以柑橘為帶包的現代農業,以農副產品交易為代表的現代商貿業已成為鎮域經濟支柱,以金色楊柳為代表的鄉村旅游業增勢強勁,有機柑橘、高產糧油、生豬肉牛已成為特色效益農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