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鎮因道教祖師爺張三豐在棲霞宮修道成仙而得名,位于云陽縣域的中心長江北岸,省道渝巴路、縣道紅雙路及萬宜高速公路橫貫鎮境達30余公里,江岸線6公里且客貨碼頭齊備,是奉節、巫溪、巫山上重慶必經之路。距離云陽新縣城23公里,距離宜昌和重慶只有300公里左右。全鎮幅員面積66.8平方公里。屬于東南亞熱帶濕潤性氣候,日照充足,氣候溫和,全鎮為高中山地及丘陵地勢走向西北面高,東南面低,最高海拔880米,最低海拔110米,常年日平均氣溫18C0,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無霜期約310天,年日照時間約1500小時,土質為中性夾沙和扁石泥土約占3:2。棲霞鎮境內石灰礦儲量豐富,有大量的煤礦、鐵礦、頁巖礦。其中最具有開發價值的是煤礦和石灰礦,是生產水泥和輕鈣的優質原料。
行政區劃和人口情況:
全鎮現有6個行政村(分別是棲霞村、福星村、吉平村、小山村、古城村、紅龍村)、1個居委會(小丫口居委會)共67個組;現有總戶數5595戶,常住人口21839人,其中農村勞動力12439人,另有外來流動人口1500余人。
產業發展情況:
(1)農業產業:黨委0提出了“1235”農業產業發展思路,即到2011年全鎮實現油菜種植10000畝,肉牛出欄1000頭,出欄生豬20000頭,肉兔20000只,柑桔3000畝,水產業300畝,油桐5000畝,蔬菜500畝。目前,萬畝油菜基地在九龍坡九禾公司的對口幫扶下己基本建成。10000頭生豬養殖基地己在福星村啟動,肉兔養殖己在古城、小山村啟動建設,柑桔己落實規劃2000畝,栽植紐荷爾1000畝,水產業在小山村己發展60余戶、近200畝,福星村龍蝦養殖基地正在建設之中,油桐己完成1500畝,蔬菜基地己申報立項。
(2)工業經濟:做大盤強棲霞水泥廠和吉平煤廠,新引進永興、永成、萬順、順昌、云怡五大煤碳公司以及三重皮革廠,為全鎮工業經濟培育了新的支撐。 2008年度上交稅金1000余萬元。
(3)勞務經濟:抓住高速公路和集鎮建設機遇,就近吸納剩余勞動力2000余人;外出務工3000余人。2008年實現勞務收入5000余萬元。
(4)商貿物流:棲霞集鎮從事餐飲、服裝、汽車配件、美容美發、百貨經營、電器維修等個體工商戶150余家。從事交通運輸的車輛達80余輛。農貿市場投入使用,100余個蔬菜攤位生意火爆,極大豐富了群眾菜籃子。
(5)集鎮建設:集鎮規劃0.49平方公里,開工建設0.3平方公里,其中一期240畝、二期27畝、三期規劃150 畝。已開竣工建筑面積17萬平米。目前集鎮入駐單位30余個,常住人口5000余人,大力實施集鎮綠化、亮化、硬化、美化工程,集鎮功能日益配套。
基礎設施:
(1)道路建設。鎮道40公里,村級公路106公里。(2)水利工程。有供水站1座,水庫3座、總庫容76.5萬方,山平塘672口,渠堰14.3公里。(3)電力。全鎮架有100KW、350KW的高壓線6條,集鎮新安裝250KVA和315KVA變壓器6臺,全面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和集鎮電網擴容。(4)通信。設有郵政所1個;程控電話交換機容量為3600門,己安裝1500余戶,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建有移動通訊基站2座,移動電話2500余戶;小靈通全部開通;互聯網上網用戶80余戶。(4)廣播電視。閉路電視安裝2100余戶,覆蓋率達到90%以上。
社會事業:(1)教育。有國辦中學1所,鎮完小1所,村校4所,教職工170余人,在校學生2300余人,九年制義務教育普及,“兩基普實”達標。棲霞小學遷建主體工程完工。(2)醫療衛生。有中心衛生院2所、生殖健康中心1所、衛生室12個,醫療點28個,有醫務人員40余人,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己經全面推開。群眾“參合”率達90%。